太原佳鑫恒瑞齿科器械有限公司因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不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规定,我局依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其采取了暂停生产的风险控制措施。企业在完成缺陷项目整改后,向我局提出解除暂停生产风险控制措施申请。经我局现场检查确认,该企业已完成缺陷项目整改,现决定对其解除暂停生产的风险控制措施。特此通告。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11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7月4日,省药品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旭明主持召开2024年二季度医疗器械风险会商会暨第二次医疗器械监管联席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处、综合和规划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省药品质量抽检中心、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省药品审评与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第一季度风险处置情况,一季度我省共梳理13个医疗器械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投诉举报反映企业可能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产品抽检不合格和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方面。通过对涉嫌存在违法违规的企业开展飞行检查、监督抽检等方式,对现场检查发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对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产品开展监督抽检、对存在违法违规以及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依法立案调查处理等,目前均已完成风险闭环处置。通过本次风险会商,二季度我省共研判风险点20个,主要集中在企业主体意识不强、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不良事件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注册人委托生产监督不到位;投诉举报办理有关程序仍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需严格;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省抽产品不合格等方面。彭旭明强调,一要扎实做好二季度风险点后续处置。各处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严控风险,逐一销号。二要清醒认识当前我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存在的风险隐患。当前我省医疗器械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但风险隐患仍然存在,要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三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目前我省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壮大发展,但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监管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要不断提升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有效防控风险。四要不断健全完善医疗器械风险会商制度。着力打造全省医疗器械监管“一盘棋”格局,会同市级药品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全链条安全监管,有效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助推我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安徽高山药业有限公司向我局主动提出注销生产许可证的申请。现根据《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该公司持有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依法予以注销(注销清单见附件)。特此公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注销清单序号企业名称名称生产许可证编号1安徽高山药业有限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皖食药监械生产许20150061号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为进一步做细做实相关技术帮扶工作,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确保工作质效,6月27日,省药监局选派药品生产、核查、审评领域各1名专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帮助企业。帮扶组与企业就近年来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工艺变更、分类药学研究、检验方法的复现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家充分发挥法规运用、技术研究等优势,逐一解答企业问题,并同企业一起探索符合企业药品生产实际的办法,解决了企业生产、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省药监局将继续抓好各项便民惠企举措落地落实,常态化做好我省药品生产企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药品安全有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各市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行政审批局,省药监局各检查分局,省药师协会,相关单位: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职责任务省药监局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全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组织实施。有关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机构做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施工作。各市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各检查分局做好辖区内相关企业执业药师在岗、执业日常监督工作,督促执业药师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及政策,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规范执业。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做好执业药师注册许可事项的委托实施工作。各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办理执业药师注册时,应认真审查相应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完成情况。二、持续加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规范管理省药监局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制定并公开发布本行政区域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方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机构具体条件、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和登记等制度,引导和推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机构规范运作、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执业药师用人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与使用、晋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把执业药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三、强化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核监督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培训档案,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鉴定和效果评估,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省药监局会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定期组织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等情况开展动态监测,监测情况作为评价继续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及是否继续承担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任务的重要依据。省药监局联系人:宗瑜琮电话:0531-5179506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系人:姜鹏电话:0531-51788246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4年6月26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2024年6月2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近期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朱理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二级高级法官余晓汉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图为发布会现场。胥立鑫 摄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指引作用,正确适用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和准确理解今天发布的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案件,保障反垄断法正确实施,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5起近期人民法院审结的反垄断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涵盖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垄断协议纠纷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两大垄断纠纷案由。二是涉及问题较为广泛,涉及一般横向垄断协议及轴辐垄断协议的认定及效力、有关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认定、反垄断行政处罚决定在后继民事赔偿诉讼中的证明力及损害赔偿认定等问题。三是案件影响较大,有关案例都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有关涉外案例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如下司法导向:第一,严格规制垄断协议,切实维护市场竞争活力。在“工业润滑油”轴辐协议案中,明确轴辐协议的认定标准,对于品牌供应商组织和主导下游销售商达成轴辐协议,限制品牌内竞争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在“交通信号控制机”横向垄断协议案中,确认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以将对方排除出市场为核心目的和基本内容的协议全部无效,明确了违反反垄断法时合同无效的范围。第二,依法确定正当行使知识产权和滥用权利排除限制竞争的界限,实现鼓励创新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平衡。在涉“稀土永磁材料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明确了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市场界定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方法,认定拒绝许可生产稀土永磁材料的非必需专利不构成垄断行为。在涉“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中,明确了涉及专利权行使时限定交易、超高定价的分析方法,并特别强调依法正当行使特定专利权的必然结果并非反垄断法意义上的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对于垄断高价的分析必须考虑市场竞争状况和创新风险,保证专利权人依法获得合理回报,维护创新动力。第三,健全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彰显协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在“汽车销售”纵向垄断协议后继诉讼案中,澄清了反垄断行政处罚作出后关联民事赔偿诉讼案件的举证责任,切实减轻原告的举证负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该5起反垄断典型案件适用的均是修改前的反垄断法及旧司法解释,但上述案例均是起草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时的实践基础,均符合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及新司法解释的精神,对于准确理解与适用修改后的反垄断法及新的司法解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近期人民法院反垄断典型案例案例1.“汽车销售”纵向垄断协议后继诉讼案:缪某与上某汽车销售公司、上海逸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纵向垄断协议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民终1137号民事判决书〕案例2.涉“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扬某药业集团广州海某药业公司、扬某药业集团公司与合肥医某医药股份公司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知民终1140号民事判决书〕案例3.“工业润滑油”轴辐协议案:呼和浩特市汇某物资公司与壳某(中国)公司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知民终1315号民事判决书〕案例4.涉“稀土永磁材料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宁波某磁业公司与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知民终1482号民事判决书〕案例5.“交通信号控制机”横向垄断协议案:安徽科某信息产业公司与安徽中某科技股份公司垄断纠纷〔最高人民法院(2024)最高法知民终455号民事判决书〕案例一1.“汽车销售”纵向垄断协议后继诉讼案【缪某与上某汽车销售公司、上海逸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纵向垄断协议纠纷】【案号】(2020)最高法知民终1137号【基本案情】2014年,缪某从上海逸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以下简称逸某公司)购买涉案车辆。2016年,上海市物价局作出涉案处罚决定书,认定在2014年分销汽车过程中,上某汽车销售公司(以下简称上某公司)存在与上海地区经销商达成并实施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垄断协议的事实,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上一年度相关销售额4%的罚款。缪某认为,其于上某公司实施上述纵向垄断协议期间购买涉案车辆,其合法权益受到了涉案垄断行为的侵害,故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上某公司赔偿其购车损失1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7500元,逸某公司对上述损失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驳回缪某诉讼请求。缪某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在法定期限内未被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已为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原告在相关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中据此主张该垄断行为成立的,无需再行举证证明,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基于本案证据可以认定有关垄断行为和损失,故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支持缪某全部诉讼请求。【典型意义】该案系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后,消费者就垄断行为主张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即反垄断后继诉讼。该案裁判明确了后继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有利于切实减轻原告举证负担,有效强化反垄断民事救济,对于反垄断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的落实具有示范意义。案例二2.涉“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扬某药业集团广州海某药业公司、扬某药业集团公司与合肥医某医药股份公司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号】(2020)最高法知民终1140号【基本案情】扬某药业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合称扬某方)系商品名为“贝雪”的抗过敏药物枸地氯雷他定片剂生产商。合肥医某医药股份公司拥有枸地氯雷他定有关专利权,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关联公司(合称医某方)是生产“贝雪”所必需的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的唯一供应方。医某方除生产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外,也生产枸地氯雷他定硬胶囊剂。医某方与扬某方既是涉案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的供需双方,也是枸地氯雷他定制剂的竞争双方。扬某方认为,医某方利用其在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市场的支配地位,限定扬某方只能向其购买涉案原料药,大幅提高涉案原料药价格,以停止供应涉案原料药为要挟强迫扬某方接受与涉案原料药交易无关的其他商业安排,给扬某方造成巨大损失,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故请求判令医某方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赔偿扬某方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1亿元。一审法院认定,医某方实施了限定交易、不公平高价、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判决其立即停止上述行为并赔偿扬某方6800余万元。双方均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医某方在中国境内的枸地氯雷他定原料药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因面临来自下游第二代抗组胺药制剂市场的较强间接竞争约束,故其市场支配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根据现有证据,难以认定其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一是枸地氯雷他定落入医某方专利权保护范围,医某方限定扬某方只能向其购买涉案专利原料药的时间和范围未超出正当行使专利权的范围,由此产生的市场封锁效果也并未超出专利权的法定排他范围,故不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限定交易行为。二是综合考虑涨价后的内部收益率及价格与经济价值的匹配度,涉案专利原料药初始价格系促销性价格的可能性较大,后续涨价较大可能系从促销性价格向正常价格的合理调整,仅凭价格涨幅明显高于成本涨幅这一事实尚不足以认定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公平高价行为。三是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医某方存在将案外项目与涉案专利原料药销售作捆绑交易的明示或者暗示,故难以认定存在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故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驳回扬某方的诉讼请求。【典型意义】本案系我国涉原料药领域首例垄断民事诉讼案件。判决明确了判断中间投入品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时对来自下游市场的间接竞争约束的考量、限定交易行为的市场封锁效果与专利权法定排他范围的关系、不公平高价判断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等,对于促进反垄断法的准确适用,有力维护药品市场公平竞争具有积极意义。案例三3.“工业润滑油”轴辐协议案【呼和浩特市汇某物资公司与壳某(中国)公司横向垄断协议纠纷】【案号】(2021)最高法知民终1315号【基本案情】呼和浩特市汇某物资公司(以下简称汇某公司)系壳某(中国)公司的经销商,主要在内蒙古中北部区域经销某品牌工业润滑油产品。汇某公司认为,双方合作期间,壳某(中国)公司屡次在具体项目中协调、组织经销商投标,构成横向垄断协议侵权,遂起诉请求判令壳某(中国)公司停止侵权。一审法院认定,壳某(中国)公司经其他经销商请求,在具体招标项目中通过邮件等形式,组织、协调经销商报价,实施了协调、组织经销商投标的行为,但该行为并未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故判决驳回汇某公司的诉讼请求。汇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反垄断法语境下的轴辐协议,是由轴心经营者与上游或者下游的多个轮缘经营者分别达成相互平行的纵向协议,轮缘经营者之间通过处于中心位置的轴心经营者的组织、协调达成横向合谋,在轴心经营者与轮缘经营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排除、限制竞争的目的。轴辐协议本质上是轮缘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横向垄断协议。2008年起施行的反垄断法虽然没有专门规定轴辐协议,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依据反垄断法及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追究民事侵权责任。如果轴心经营者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主观故意明显,则应当审查判断其是否构成共同侵权;如果轴心经营者为轮缘经营者达成、实施横向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则应当审查判断其是否构成帮助侵权。在涉案四项目中,壳某(中国)公司通过对授权经销商的纵向控制,在授权经销商之间来回穿梭,一方面与指定授权经销商合谋对特定销售对象固定价格或变更价格;另一方面,限制非指定授权经销商参与针对特定销售对象的品牌内竞争,使得壳某(中国)公司指定的授权经销商以合谋的价格获得特定销售对象的相关项目。壳某(中国)公司不能对其行为的正当性作出合理解释。壳某(中国)公司上述协调、组织授权经销商达成并实施限制投标、投高价等行为,限制了某品牌工业润滑油品牌内竞争,损害了某品牌工业润滑油下游市场用户的利益,构成2008年起施行的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行为以及第三项规定的分割销售市场的行为。由于壳某(中国)公司系经销商之间达成并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组织者,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八条的规定,壳某(中国)公司与相关经销商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判,改判壳某(中国)公司停止实施协调、组织某品牌工业润滑油经销商达成并实施横向垄断协议行为。【典型意义】该案系人民法院审结的首例涉轴辐协议的垄断案件。判决明确了轴辐协议的法律性质、审查认定的考量因素及侵权判定原则,为2022年修改后的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的适用提供了案例指引,为轴辐协议这种特殊类型垄断协议案件的审理积累了经验。本案裁判有利于规范品牌供应商、平台经营者等经营者与下游经营者之间的交易,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案例四4.涉“稀土永磁材料专利”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宁波某磁业公司与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号】(2021)最高法知民终1482号【基本案情】宁波某磁业公司系浙江省宁波市经营生产烧结钕铁硼材料的企业。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在全球拥有稀土材料领域600余项烧结钕铁硼专利,其在中国许可八家企业实施其专利技术后,决定不再增加新的被许可人。宁波某磁业公司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多次请求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许可而被拒绝,遂于2014年12月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停止侵害(拒绝交易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并赔偿宁波某磁业公司经济损失700万元。一审法院认定,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在烧结钕铁硼必需专利的专利许可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其拒绝交易无正当理由,故判令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停止拒绝交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赔偿宁波某磁业公司经济损失490万元。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不服,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本案证据不足以证明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的烧结钕铁硼专利不可替代,亦不足以证明存在独立的生产烧结钕铁硼所必需的专利的许可市场,故难以认定本案相关市场为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所拥有的生产烧结钕铁硼所必需的专利的专利许可相关市场。在此情况下,根据烧结钕铁硼材料生产技术的需求替代等情况,本案相关市场应界定为全球烧结钕铁硼材料生产技术市场,包括具有紧密替代性的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等。鉴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生产技术就是用于生产烧结钕铁硼材料,且烧结钕铁硼材料(产品)的市场份额等状况能够更为准确且方便地反映烧结钕铁硼生产技术的市场状况,涉案相关市场中技术拥有方的市场力量可以通过烧结钕铁硼材料市场的市场份额予以评估。综合考虑在案证据情况,日本某金属株式会社在全球烧结钕铁硼材料生产技术市场并不具有支配地位。故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宁波某磁业公司的诉讼请求。【典型意义】该案是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相互交织的典型案件,受到广泛关注。二审判决妥善处理专利权行使与反垄断的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界定相关市场,依法改判认定外方权利人拒绝涉案专利许可并不构成垄断行为。该案裁判彰显了中国法院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司法理念和依法公正裁判涉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案件的审理思路,积极回应了国内外业界关切。案例五5.“交通信号控制机”横向垄断协议案【安徽科某信息产业公司与安徽中某科技股份公司垄断纠纷】【案号】(2024)最高法知民终455号【基本案情】同在某市经营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以下简称信号机)的安徽科某信息产业公司(以下简称科某公司)与安徽中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某公司)签订《关于信号机的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涉案协议),约定:科某公司协助指导中某公司的信号机通过测试;中某公司自愿放弃在某市的信号机销售;涉案协议生效后,若中某公司继续在某市销售或自用其品牌信号机,则向科某公司按每台2万元支付违约金。协议签订后,中某公司继续在某市销售其品牌信号机。科某公司以中某公司违约为由,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中某公司支付违约金。中某公司辩称涉案协议构成横向垄断协议,应确认为无效。一审法院认定,涉案协议构成横向垄断协议,系无效合同,故判决驳回科某公司的诉讼请求。科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请求改判支持其全部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科某公司和中某公司具有竞争关系,其所签订的涉案协议将中某公司从某市信号机销售市场排除出去,系以提供测试指导为对价、以控制销售数量和分割市场为目的的典型横向垄断协议,一审法院依法认定涉案协议全部无效,并无不当。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典型意义】该案明确了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不得以向对方提供技术或者服务为名,实现将对方排除出市场的限制竞争目的。该案裁判对于有效维护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反垄断合规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举办全国特殊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培训班,通报2023年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产品严检、风险严控,不断推动特殊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特殊食品监督抽检全年总体合格率为99.85%,同比上升0.03%,多年保持高位,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形势总体稳中向好,消费信心不断提振。政策制度持续完善,不断推动特殊食品安全工作行稳致远。特殊食品注册监管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促进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逐步提升。修订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严格注册要求、申报条件、审批程序,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对罕见病类别、临床急需且尚未批准新类别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施优先审评。印发《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并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多个保健功能目录、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从制度上改革我国以往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评价管理“靠政府”、声称“靠背书”旧有模式,以质量安全为底线,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增人参、西洋参、灵芝等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大力支持将我国传统特色资源纳入原料目录。印发《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合规指南》《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销售特殊食品行为,严格规范标签标识。注册改革不断深化,统筹推进特殊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开放保健食品新功能申报、规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完善技术评价、扩大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等工作,有力激发市场新动能,政策引导效应逐步显现,备案产品数量快速增长。全年批准保健食品注册875个,发放保健食品备案凭证3423个,比2022年增长2.5%;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批准保健食品注册1.21万件、发放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62万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2023年共批准产品注册70个,年度注册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底,婴幼儿配方乳粉新国标注册攻坚任务高质量完成,共批准134家企业按新国标注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1028个,市场供应平稳。在守牢特殊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强化科技创新、技术革新、产品更新引领,不断夯实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防范化解特殊食品全过程风险。采取督查调研、研讨交流、培训帮扶、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督促指导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动态完善、严格实施风险管控清单,特殊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深化落地,取得积极成效。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全覆盖”体系检查常态化机制持续完善,精准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开展专项行动,切实保障特殊食品安全。2023年,各地共检查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09.2万户次,发现问题16.9万个;完成525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完成全国111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33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的全覆盖体系检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防范为主、抓早抓小,通过案例剖析、经验交流、专家解读等方式,推动风险防控交流常态化长效化,提高监管部门、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苗头性、潜在性风险隐患。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根据《关于制定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的通知》(苏药监办审批〔2021〕28号),第十六批21个品种的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公示稿)已经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审评,现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如有意见建议,请于2024年6月27日至7月27日期间,将具体修改意见及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至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联系人:杨立伟,联系电话:025-84535570、13505183061,电子邮箱:JSPCCYPSPK@126.com;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系人:简祖强,联系电话:025-83273916、15996400226。特此公告。附件:江苏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第十六批公示稿)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6月24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6月18日,国家药监局药品领域违法行为“处罚到人”案件查办实务研究研讨会在辽宁省本溪市召开。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辽宁省药监局主要负责同志、相关负责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陕西等省药监局及本溪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参加研讨会议。今年以来,为落实违法行为“处罚到人”要求,有效震慑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国家药监局组织开展药品领域违法行为“处罚到人”案件查办实务研究,委托辽宁省药监局承担具体研究任务。按照国家药监局部署要求,辽宁省药监局成立工作专班,对药品领域行政违法行为“处罚到人”制度背景,“处罚到人”制度在强化药品监管执法权威、全面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提出了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确定和违法行为的责任划分,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违法所得的计算和扣除,职业禁止处罚的裁量等重点研究方向,起草制定了研究方案,经国家药监局审核,提交本次会议研究讨论。会上,与会省药监局代表对研究方案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分享了本省“处罚到人”案件查办经验及遇到的问题。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邱琼总结了与会代表的讨论意见,对辽宁省药监局的前期工作和本次研讨会的讨论结果给予充分肯定,就做好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要求。一要充分认识开展“处罚到人”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加强政策法规研究,全力推动药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制度实施;二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全面收集问题,充分调动系统内外各界力量,拓宽工作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三要全面梳理总结“处罚到人”案件,就“处罚到人”案件查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达成共识,为制定“处罚到人”案件查办工作指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下一步,辽宁省药监局将根据本次研讨会讨论意见,会同相关省药监局,共同做好药品领域违法行为“处罚到人”案件查办实务研究工作,尽快形成研究成果,为落实药品违法行为“处罚到人”制度,提高药品安全行政执法水平提供智力支持。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近年来,我国禁毒斗争形势呈整体向好趋势,但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问题日渐突出,相关案件数量增长较快。一些不法分子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作为传统毒品的替代物进行贩卖,迷惑性强,社会危害大,尤其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个别医疗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导致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管理失控,流入非法渠道,应当依法从严惩治。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最高检组织选编了“闫某智走私、贩卖毒品、传授犯罪方法案”等6件典型案例,现印发你们,供办案时参考借鉴。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惩治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高质效办理每一起涉毒案件,多措并举推进禁毒综合治理,进一步教育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远离滥用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意识,推动“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最高人民检察院2024年6月18日案例一闫某智走私、贩卖毒品、传授犯罪方法案【关键词】走私、贩卖毒品 三唑仑 追诉漏罪 诉源治理【基本案情】2023年4月至6月,被告人闫某智明知三唑仑系列入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仍通过寄递方式从境外3次购买三唑仑共计40粒,后以寄递方式8次出售给林某杰等4人共16粒,非法获利人民币2230元。2023年6月18日,被告人闫某智在收取快递时被当场抓获,公安民警从其签收的包裹中查获三唑仑疑似物20粒。经鉴定,上述疑似物均检测出三唑仑成分。另查明,2023年5月至6月,被告人闫某智通过网络聊天软件,向周某等3人传授使用三唑仑实施迷奸等犯罪的方法。【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4年1月9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闫某智犯走私、贩卖毒品罪、传授犯罪方法罪依法提起公诉。2024年3月19日,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以走私、贩卖毒品罪判处闫某智有期徒刑三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以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闫某智有期徒刑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闫某智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一)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夯实证据基础。该案系长治市第一起利用寄递方式实施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作案手段隐蔽。侦查机关立案后,检察机关主动介入侦查,引导侦查机关从扣押的闫某智相关物品提取其与上下线聊天记录、网络搜索记录等电子数据,证实闫某智在案发前曾多次搜索“三唑仑”“三唑仑属于毒品吗”“销售三级管控毒品怎么处罚”等内容。此外,闫某智在收取国际快递时虚构收货地址和收件人姓名,向他人出售三唑仑时均以“日医0.25”“三轮”等代指三唑仑,对其用法及效果特别是可用于迷奸等非法用途描述清楚,且将三唑仑隐藏在废旧遥控器中逃避邮检。上述证据充分证实了闫某智主观上具有走私、贩卖毒品的故意。在大量证据面前,闫某智最终如实供述了其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二)全面客观审查证据,依法追诉遗漏犯罪事实。侦查机关以闫某智走私、贩卖毒品罪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在审查闫某智聊天记录等证据时,发现闫某智在向林某杰等4人宣传、出售三唑仑的过程中,还向周某等多人传授三唑仑可用于迷奸的犯罪方法。闫某智向不同对象分别实施了贩卖毒品和传授犯罪方法两种行为,既侵犯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又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应当以毒品犯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数罪并罚。检察机关依法及时追诉遗漏犯罪事实,以闫某智犯走私、贩卖毒品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向法院提起公诉。(三)聚焦诉源治理,构筑防毒禁毒防线。闫某智多次使用假名寄递毒品,并虚报快递详单,快递公司未核实身份信息,未对交寄物品进行查验,“实名寄递、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制度执行不到位。检察机关依法向邮政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监管部门压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职。邮政管理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针对涉案人员为青少年,新型毒品瞄向年轻群体的问题,检察机关邀请了快递员及高校学生近百人旁听庭审,重点围绕新型毒品发案新特点、新样态进行禁毒法治宣传,增强青少年群体对新型毒品危害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四)组织观摩庭审,提升履职能力。该起案件是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为切实提高公诉人对该类案件的指控能力,长治市检察院组织两级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该案进行庭审观摩并开展评议活动。庭审评议环节,重点就文书制作、涉毒主观明知、贩卖毒品与传授犯罪方法是否系犯罪手段与犯罪目的牵连犯展开讨论,并就公诉人在庭审中如何应对提出了意见建议。通过庭审观摩,进一步提升办案人员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履职能力。【典型意义】三唑仑等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不法分子进行非法贩卖,利用其功效实施迷奸等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大,检察机关应当依法严厉打击。针对涉麻精药品犯罪案件作案隐蔽性强、关键证据薄弱等问题,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机关加强客观性证据的收集,构建严密证据链条,确保指控证明犯罪有力。对于涉麻精药品犯罪案件引发的次生犯罪,向他人传授迷奸等犯罪方法,应当依法及时追诉。对办案发现的相关行业监管漏洞,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并有针对性开展禁毒宣传,筑牢防毒禁毒防线。通过组织庭审观摩活动,切实提升检察人员出庭公诉和指控犯罪能力。案例二刘某永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关键词】贩卖毒品 依托咪酯 追诉漏犯 禁毒综合治理【基本案情】2023年10月,被告人刘某永多次非法贩卖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弹给杨某茵(未满18周岁)、韦某健和李某宇。2023年10月7日、8日,刘某永在其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某镇公寓出租屋内分别容留杨某茵、杨某娟(均未满18周岁)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2023年10月9日,公安民警将刘某永抓获归案,扣押烟弹1个、电子烟枪7支。经鉴定,送检的烟弹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经尿液检测,刘某永、杨某茵等人检测结果均呈依托咪酯阳性。【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4年1月4日,广东省高州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刘某永犯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罪依法提起公诉。2024年2月25日,高州市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刘某永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刘某永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刘某永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一)积极引导侦查取证,完善证据体系。2023年10月1日起,国家有关部门将依托咪酯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非法贩卖、持有、吸食等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该案为依托咪酯列管后高州市司法机关办理的首批案件,检察机关依法提前介入侦查活动,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判,引导侦查机关及时对所查获的烟弹和刘某永等人的尿液进行鉴定、检测,确定刘某永贩卖及吸食的烟弹均含有依托咪酯成分。同时,结合提取的电子数据,重点围绕含依托咪酯电子烟的购销经过,全面收集相关聊天记录等客观性证据,完善证据体系。(二)及时追诉漏犯,全链条打击涉麻精药品犯罪。侦查机关根据检察机关提出的意见,调取刘某永转账记录等证据,系统梳理该案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在贩卖、运输及终端吸食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情况,深挖购毒者李某宇从刘某永处购入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后,在位于高州市某地家中容留多人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的行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后检察机关依法对李某宇进行追诉,最终李某宇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三)开展未成年人涉毒问题专项排查,促进禁毒综合治理。该案涉及未成年人贩毒、吸毒,为充分履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多次与公安、教育、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对现有案件中犯罪线索的挖掘,督促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对未成年人涉毒问题进行专项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相关情况形成台账并予以跟踪回访。检察机关还深入推进法治进校园工作,开展校园禁毒教育专题讲座,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构建毒品犯罪预防教育全覆盖体系,筑牢抵御毒品犯罪坚实防线。【典型意义】依托咪酯具有很强的致幻性和成瘾性,且常常伪装在电子烟中,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危害。对于涉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犯罪,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证据,特别是督促侦查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及时、完整提取电子数据,完善证据体系,夯实证据基础。防止就案办案,要深挖关联犯罪线索,确保全链条打击犯罪。注重推动有关部门开展未成年人涉毒问题专项排查,加强禁毒宣传,切实增强未成年人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案例三徐某贩卖毒品案【关键词】贩卖毒品 吗啡 大数据监督模型 诉源治理【基本案情】2022年9月,吸毒人员陈某因患病到某医院治疗,结识了该院医师被告人徐某,后陈某向徐某提出非法购买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徐某应允。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陈某系吸毒人员,仍先后50余次将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麻精药品贩卖给陈某,违法所得共计人民币5.2万余元。经鉴定,徐某贩卖的药品中含吗啡等成分。【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3年6月14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徐某犯贩卖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10月10日,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徐某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一)提前介入,严把案件证据关、事实关。在该案侦查阶段,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检察院应侦查机关邀请指派办案团队提前介入,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侦查取证意见20余条。引导侦查机关查明涉案麻精药品的来源;调取有关医疗机构药品出入库及使用台账,逐一核对涉案的麻精药品产品批号;调取徐某个人档案信息、门诊记录、医师资格等证据;对扣押的麻精药品产品说明书进行全面解读并要求随案移送作为证据使用。针对该案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争议,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对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标准形成共识。(二)大数据赋能,靶向治理麻精药品涉毒问题。针对该案反映出的麻精药品脱管问题,六盘水市检察院会同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平安凉都建设暨大数据赋能麻精药品监管乱象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各部门各司其职,收集汇总2019年以来麻精药品使用、流通、销毁等有关数据,依托各部门职责相互配合,形成管控合力。通过汇总、挖掘涉麻精药品犯罪等数据,六盘水市检察机关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疑似非法提供麻精药品、贩卖毒品、药品滥用等问题线索45条,打击跨省寄递麻精药品涉毒犯罪3件6人。(三)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助推诉源治理。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对涉案医疗机构有关麻精药品监管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公开送达;并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推动该医疗机构组织医务人员培训1925人次,建立完善覆盖麻精药品管控11个环节的工作机制,引进麻精药品智能柜,实现药品入库、领用、返还全流程管理,并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4名存在违规问题的相关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堵塞管理漏洞。【典型意义】检察机关办理涉麻精药品犯罪案件,要注重全面收集药品来源、渠道、产品说明书、电子数据等证据,查明贩卖麻精药品的目的、对象,交易次数、价格、方式等关键事实要素。对医疗从业人员涉麻精药品的案件,应当充分审查其开具麻精药品是否出于医疗目的,是否明知购买人出于滥用目的。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追根溯源发现麻精药品流通、使用、销毁过程中的违法犯罪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健全完善麻精药品监管工作机制,预防麻精药品滥用,做好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实现从个案惩戒到类案治理的良好办案效果。案例四刘某庭非法提供麻醉药品案【关键词】非法提供麻醉药品 杜冷丁 医疗从业人员 诉源治理【基本案情】被告人刘某庭,系某医院急诊科主任。2019年至2022年,被告人刘某庭在未亲自诊查患者、未建立相应病历的情况下,违反国家规定,利用麻精药品处方权多次向吸毒人员杨某洪开具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杜冷丁”)处方,或者将自己的麻精药品处方权账号、密码提供给杨某洪,任由其在医院电脑上开具杜冷丁处方,共计非法开具杜冷丁2846支。【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3年2月17日,湖南省怀化市洪江人民检察院以刘某庭犯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依法提起公诉。2023年5月12日,湖南省洪江人民法院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判处刘某庭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刘某庭不服,提出上诉。2023年6月27日,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加强侦诉衔接,全面引导侦查取证。该案系湖南省怀化市首例涉麻醉药品失管涉嫌犯罪案件,案情疑难复杂且社会关注度高。洪江人民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成立专案组及时介入,积极引导侦查取证,会同侦查机关、卫生健康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涉案人员的行为性质等进行研究。围绕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事实,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通过调取刘某庭任职情况以及获得麻精药品处方权的书证等,证实刘某庭符合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的主体身份;通过询问被冒用的120余名病患、调取刘某庭与杨某洪之间联络及经济往来等证据,证实刘某庭主观上明知杨某洪系吸毒人员,在未实际牟利的情况下为其非法提供麻醉药品;通过调取涉案医院杜冷丁使用程序要求等书证、该医院2019年至案发期间杜冷丁使用情况、刘某庭开具麻醉药品的处方笺等证据,证实刘某庭违反规定向吸毒人员杨某洪提供麻醉药品。通过全面收集上述证据,为案件顺利办理打下坚实基础。(二)紧扣案件焦点,精准认定犯罪性质。针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刘某庭主观不明知杨某洪系吸毒人员,其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是行政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的辩解及辩护意见,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在案证据,结合刘某庭的从业经历、相关证人证言、违法开具杜冷丁的数量、次数明显异常等方面分析认定其具有主观明知,且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能够得出唯一排他性结论。刘某庭明知杨某洪系吸毒人员,仍为其长期、大量提供杜冷丁,依法应当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三)制发检察建议,助推麻精药品领域专项治理。怀化市洪江人民检察院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麻精药品管理缺位、医疗从业人员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法向涉案医院及区卫生健康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区医疗机构开展麻精药品滥用问题深度治理。经报请上级检察机关同意,怀化市人民检察院向市卫生健康部门抄送该检察建议,推动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麻精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出台《怀化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类药品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从治罪向治理延伸,避免麻精药品失管滥用问题发生。【典型意义】医疗从业人员作为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的主体,具有接触、获取此类药品的便利条件,实施相关犯罪的手段隐蔽,社会危害大。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时,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注重收集证明医疗从业人员主观明知等方面的证据。对于被告人提出的其主观不明知对方系吸毒人员等辩解,应当结合其从业经历、专业认知等情况,强化证据综合分析运用,准确认定犯罪性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麻精药品管理、使用漏洞,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协同多部门全面加强监管,从源头上堵塞麻精药品失管滥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案例五吴某芬等人贩卖毒品案【关键词】贩卖毒品 曲马多 医药行业 检察建议【基本案情】2023年7月至9月,被告人吴某芬、门某、石某玉在分别任某药店店长及营业员期间,明知曲马多复方制剂系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且该药店不具备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在无医疗处方、未核实购药人身份信息的情况下,采用不在柜台摆放药品、拆除药品外包装、出具内容虚假的电子处方等方式,先后13次向吸毒人员销售氨酚曲马多片共计50盒。【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4年3月2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吴某芬、门某、石某玉犯贩卖毒品罪依法提起公诉。2024年4月11日,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吴某芬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门某、石某玉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数额不等的罚金。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一)结合从业经历及异常行为表现等,综合认定涉毒犯罪主观明知。该案三名被告人均有十年以上药店从业经历,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知道麻精药品管理规定及氨酚曲马多长期过量服用能够使人形成瘾癖。从被告人出售药品的行为表现上看,被告人将药品存于库中,不在柜台摆放展示,每次售药时均拆除药品外包装,将药片分散装入塑料袋中交付购买人,且在不核实购买人真实信息、病历的情况下向同一购买人频繁、超量售药,并存在出具虚假电子处方掩盖对外售药的行为。综上,检察机关结合被告人的从业经历、明显异常的销售行为表现,认定三名被告人对于氨酚曲马多出售对象系吸毒人员具有主观上的明知。(二)聚焦涉麻精药品等新型毒品犯罪,准确把握行为性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曲马多复方制剂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曲马多复方制剂既是处方药品,也是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此类药品必须经过许可,并审慎审查购买人身份及购买目的等,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该案三名被告人作为药店从业人员,未核实购买人身份及实际用途,明知购买人并非出于医疗等合法目的而是用于非法用途,仍多次违规销售氨酚曲马多片,其行为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三)发挥检察建议促进社会治理功能,助力行业规范发展。针对该案反映出麻精药品被非法贩卖,相关主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哈尔滨市道里区检察院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强化药品经营监管,全面排查整治麻精药品违规销售行为,同时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扫除从业人员法律政策盲区,保证新法新规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部门采纳了检察建议,及时在辖区内开展全方位法律宣传,并与区禁毒委建立联合会商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掌握全区经营曲马多复方制剂的零售药店70家,并对已立案的4家药店依法作出罚款处罚。检察建议制发后,辖区内无类似案件发生,促进了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典型意义】检察机关办理涉麻精药品犯罪案件,应当结合全案证据审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重点结合行为人的专业背景、从业经历,交易方式、交易过程、交易频率及数量等因素综合认定毒品犯罪主观明知。检察机关应当结合麻精药品交易行为、目的用途、作用功效等因素,准确区分罪与非罪。对于出于非法用途贩卖麻精药品的行为,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案件暴露出的行业监管漏洞,要注重源头预防和治理,通过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强化监管责任,跟踪落实情况,建立长效化制度机制,推进麻精药品监管常态化、规范化,从源头上遏止违法犯罪发生。案例六刘某军等人贩卖毒品案【关键词】贩卖毒品 氨酚羟考酮 引导侦查取证 检察建议【基本案情】2023年5月,被告人刘某军通过他人与被告人杨某军联系购买氨酚羟考酮,杨某军又通过他人与被告人梁某刚联系购买氨酚羟考酮。2023年5月至8月,梁某刚使用癌症病人就诊卡在某医院套购氨酚羟考酮片66盒共计396片,并贩卖给杨某军。后杨某军将上述氨酚羟考酮片贩卖给刘某军。刘某军购得氨酚羟考酮片后,除部分用于自己吸食外,还多次向多名吸毒人员进行贩卖。【检察机关履职过程】2023年12月7日,陕西省靖边县人民检察院以犯贩卖毒品罪对被告人刘某军、杨某军、梁某刚依法提起公诉。2024年4月12日,靖边县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刘某军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杨某军、梁某刚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该判决已生效。(一)依法提前介入,及时引导侦查取证。该案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作用,通过派员提前介入、参与案件研讨,引导侦查机关及时规范提取和固定相关证据,以证明涉案人员非法贩卖精神药品的主观故意。同时,引导侦查机关对涉案人员之间的通讯往来、转账记录等证据进行核查、收集、固定,进一步查清涉案精神药品数量以及获利情况,重点收集被告人在明知氨酚羟考酮并非用于合法用途的情况下,将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从医疗机构套出,并出售给吸贩毒人员的证据,为准确认定犯罪打下基础。(二)综合运用证据,准确认定案件性质。针对被告人提出的其是“卖药”而非“贩毒”,不具有贩卖毒品主观故意的辩解,检察机关重点围绕被告人获取麻精药品的方式、交易过程、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方面进行审查,认定被告人具有贩卖毒品的主观故意。被告人梁某刚系通过冒用其他患者的名义开具处方、购买取得麻精药品,后将麻精药品加价出售给杨某军,杨某军购得麻精药品后又加价出售给刘某军,刘某军将购得麻精药品贩卖给他人,造成麻精药品流转至吸毒人员手中并被吸毒人员作为毒品吸食、注射。三名被告人均没有经营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的资格,且其贩卖麻精药品均未出于医疗等合法目的,而是用于非法用途,具有贩卖毒品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亦符合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依法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三)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涉麻精药品问题治理。针对该案办理中发现的医疗机构对麻精药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靖边县检察院依法向卫生健康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监督,督促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麻精药品“五专”管理、医师处方管理等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实现区域内处方信息联网,避免同一患者在多个医疗机构及同一医疗机构内部重复超量获取麻精药品。卫生健康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对处方开具平台进行升级,完善了医疗处方信息共享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阻断一人多次重复超量购药行为,并向有关部门移送两名医务人员违规开具麻精药品违法违纪线索。【典型意义】检察机关在办理涉麻精药品犯罪案件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侦查机关依法及时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夯实证据体系。要重视对案件中的电子数据、通讯记录等证据的收集和审查,结合被告人从业经历、药品来源、交易价格、交付方式等情况进行综合认定,准确把握案件定性。针对麻精药品作为毒品替代物滥用的问题,检察机关在依法严惩相关犯罪的同时,要强化诉源治理,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麻精药品管理专项治理,防止麻精药品滥用,切实推进禁毒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