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百部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是药品研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适的质量标准,能够良好地反映药品的内在特性及质量,并对药品起到监控和警戒的作用,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
质量标准的制订从来不是一拍脑门就能确定的事情,需要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对药品质量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充分考虑药品的剂型特点、用法、制备工艺、药品规格、原料药特性、复方/多方制剂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辅料与主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殊辅料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各个阶段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进行制订。
质量标准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限度(也叫可接受标准)和其他内容四个部分。其中,其他内容主要指物料信息、杂质信息表(如有)、贮存条件与有效期、文件变更历史,为相对次要部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限度为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1.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的检测项目应在对药品进行充分的质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的特性确定。申报中国的质量标准一般分为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而申报美国的质量标准没有专门的区分,但检测项目基本一样。
① 性状:制剂的性状包括样品的外形和颜色。
片剂应描述压制片或包衣片及其颜色,以及片子的性状、片面有无刻痕或商标记号等。同时,申报中国品种还应描述除去包衣后片芯的颜色。例如:本品为淡棕色薄膜包衣片,椭圆形,一面为“xxx”,另一面空白,除去包以后显白色或类白色。Beige, Film Coated, Oval shaped tablets; one side debossed “xxx”, and other side blank.
硬胶囊剂则应描述内容物的颜色、性状等。例如:磷酸奥司他韦-本品为灰色和淡黄色双色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黄白色粉末,可含有块状物。
溶液剂需要对颜色进行描述,一般为澄明液体、混悬液或粘稠性溶液。例如: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
② 鉴别: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范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制剂的鉴别项至少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类的方法,制剂的鉴别需要排除辅料干扰,如果制剂规格较小,需要衡量鉴别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一般采用UV法确定最大和最小吸收波长以及色谱法对比主峰保留时间,亦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使用化学反应法进行鉴别。
③ 检查:制剂各剂型的检查项目及其限度,参考《中国药典》四部0100制剂通则下各剂型规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料药性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FDA越来越关注晶型、粒径对制剂溶出行为等质量属性的影响,建议研发者进行晶型、原料药粒径的研究)、处方工艺(处方中是否含有抗氧化剂、抑菌剂、稳定剂、助溶剂、防腐剂等;制剂工艺过程中是否使用有机溶剂)及稳定性考察结果(如水分含量是否对溶出、有关物质有影响,是否需要对水分进行控制并增加干燥剂),制定其他检查项。此外,根据主成分在处方中的占比,检查含量均匀度或片重差异。口服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和透皮贴剂等剂型还需要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注射剂必须检查pH值,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控制异常毒性、升压物质和降压物质。
④ 含量测定:采用专属、准确的方法对制剂的含量进行测定。
2.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项一般采用目测法,固体制剂需要将样品平铺在白色背景下不同角度进行检查,液体制剂检测过程中的白色背景要求不反光,采用自上而下透视,检测角度应一致。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各检测项目的具体操作细则则参考《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相关规定,根据具体样品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配样浓度、检测方法参数,并整理起草具体的检测操作规程,给予检测操作规程编号。一般而言,质量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即指相应的方法编号。
3.限度(可接受标准)
可接受标准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衡量药品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影响,同时,考虑分析方法的检测误差。限度应合理、可行并能反映产品特征和质量变化的可接受标准,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常规的检测项的限度可以参考现行版药典、已有品种注册标准及相关指导原则,有关物质和残留溶剂的限度可以参考ICH Q3。需要注意的是,限度的确定需要结合稳定性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笔者曾经参与的一个仿制药品种,对于制剂中某个已知杂质,参考该品种的各国药典标准,该杂质限度定为“不得过1.0%”,在稳定性检测过程中,该已知杂质增长趋势缓慢,加速6M测定结果<0.2%,远远小于拟定限度。项目申报后FDA认为该杂质限度拟定不合理,建议根据自身产品检测数据修改限度(设想若后续生产过程中,某批次样品该杂质检出0.8%,这个时候,它是符合标准的,但是实际上,该批次是不正常的)。
4.其他
关于“贮存条件”,应根据影响因素考察结果拟定合适的包装材料、存放温度以及根据稳定性数据拟定合适的贮存条件。
关于“有效期”,应根据稳定性研究所选择的包装材料、存放温度以及稳定性数据拟定合适的有效期,一般为2年,如有稳定性研究数据支持,可以更新有效期。
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个不断思考、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作为药品研发工作者,应通过多批产品数据积累、结果分析、经验总结以及根据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优化质量标准,使其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
相关文件下载、服务及学习课程:
委托定制:GMP合规审计/GMP认证
联系专家,获取专家指导意见:e邀专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