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侧柏
2021年7月30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现状进行了总结、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医药行业稳中有进,激发市场活力
《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行业销售总额稳中有升,集约化程度继续提高,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可见在疫情的压力下,医药行业还表现出了极大的市场活力,稳中有进。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两“区”协同发展
《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六大区域中的华东、中南、华北三大区域销售额分别为36.1%、27.0%、15.2%,占到全国总额的78.3%。京津冀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三大经济区药品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2.8%、26.5%、10.6%,占比为49.9%,大约一半,从数据可以分析出我国医药行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考虑到区位的优势,借“区”发展,就如同辽宁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一样,将来的东北区域可以借力借势京津冀经济区,开创两“区”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其它的西南和西北区域可以考虑借力京津冀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行发展,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三、医药供应链完善,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报告》显示,2020 年,药品流通行业2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和为14054亿元,同比增长4.0%。市值200亿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到9家。年内,25家药品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对外投资并购活动共有92起,涉及金额146.79亿元。结合最近的多家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许可证注销情况来看,药品流通行业正呈现出市场集中的特点,向管理更加规范化方向发展,也促使一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强供应链的构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四、医药物流空间大,企业发展新蓝海
《报告》显示,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互联网医院配送模式兴起与医药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防控疫情的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落实,医药供应链物流配送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全国和区域头部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在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管理,尤其是疫苗配送、仓储拆零拣选、运输调度、终端配送服务等方面,加快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国际运输企业参与疫苗运输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医药物流企业加快对冷链业务的战略布局。在新政策及新市场的驱动下,医药物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以供应链协同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综合实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五、决胜终端,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报告》显示,按销售品类与渠道的分析中,对零售药店和零售药店对居民的销售额5228亿元,占终端销售额的30.6%,同比上升2.1 个百分点。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67亿元, 而B2C业务中移动端占72.9%。在疫情下,零售终端的销售有所增加,药店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重要场所。在人口老龄化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药店开始关注于慢病管理,全国注册总数为91.1%的执业药师服务于药品零售企业,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加强老年人的线上购药渠道体验成为终端决胜的关键。药品零售企业线下实体药店与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保障药品的安全性与可及性,无论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还是融入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提升药品零售企业互联网化水平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相关文件下载、培训及服务:
合规文库:
合规培训:
合规服务:
远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