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山丹
最近笔者看到微信公众号《智药公会》上有一篇标题为《药厂离职率排名,QC岗位能挤进前三》的文章。
尽管原作者写了很多QC离职的原因,笔者认为QC人员离职率高可能由以下多种因素导致。
首先,QC工作压力大。QC 工作通常要求高度的专注和精准,对产品质量的检测和判断需要承担较大责任,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对于QC而言,检验结果既要考虑精密度,还要考虑准确度。特别是理化检验,一般都需要平行实验的结果精密度,一旦检验结果超出方法运行的精密度,那么实验是失败的。
一般实验室,都会通过能力验证实验来测试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笔者曾经分享过,自己和同事参加集团提供的盲样检测。因为检测结果,笔者同事被罚款的故事。最后这位同事离职去其他企业从事研发工作了。
其次,工作内容单调重复。日常工作可能较为单一,长时间从事相同的检测流程和操作,缺乏多样性和挑战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很多制药企业,都实行定岗制度。一旦被确定为某个岗位,可能就需要一直在本岗位工作。比如,微生物QC就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对于微生物检验QC而言,不仅工作单调,而且每天除了做实验,就是洗刷刷,洗刷刷,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无趣。
再次,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在一些制药企业中,QC 岗位的晋升渠道不够清晰或晋升机会较少,使得员工难以看到职业发展的前景,从而选择离开。笔者曾经分享过,笔者曾经的某女同事,一直在某检验岗位干到退休。
对于制药企业QC来说,能从QC突破到班组长,就很难。这是因为对于理化组或者微生物组,人都很多,但班组长只有一人。要从QC群体升职为班长组,很难。
从次、工作环境不佳。例如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噪音、异味、辐射等不良因素,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和身体健康。制药企业QC理化组检验过程,需要使用很多试剂,这些试剂可能会有毒、有害。微生物组,可能会遇到致病菌检测,需要额外的防护。因此,很多QC,特别是女性,一旦有机会都会选择离开QC岗位。
又次,薪酬待遇不理想。如果 QC 人员的薪酬水平与他们的工作强度、技能要求不匹配,或者福利待遇较差,难以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和期望,就容易引发离职。一般制药企业,QC名义上属于技术工种,但是福利待遇上可能是企业最低一档。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很多QC都是大学生,目前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属于供大于求,普遍薪酬很低。另外,从企业角度来看,QC可替代性太强。几年的QC,甚至于十多年的QC,能干的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干,甚至于实习生都能干。
复次,培训与提升机会少。缺乏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员工难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感到个人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制药企业而言,遇到培训都选择管理人员出去培训,而不是一线QC去。如果微生物有培训,企业可能会选择QC经理去参加培训,或者QC主管去参加培训,或者选择微生物组组长去参加培训。制药企业本意是想让领导出去参加培训,培训回来由这些领导给他们的下属培训,可事与愿违。有的领导学习回来,因为没时间或者精力给下属培训,或者担心给下属培训后,会被下属取代,没有意愿给下属培训。
最后,部门间协作问题。制药企业QC与其他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作困难,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果不被认可,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药企业QC,既要和采购部门沟通,又要和技术部门沟通,还要和生产部门沟通,更要和销售部门沟通,同时要和QA部门沟通,以及和领导沟通。这是因为,QC要为这些部门提供数据。特别是,一些制药企业,一旦遇到OOS,就无休止的复检,直至复检合格了。最后还会说“明明是合格的物料/产品,硬是被你们给检不合格了”,“你们看,现在不就合格的?”。每当这时,很多QC都被气得要吐血,有的QC扛不住,就选择辞职。
另外,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混乱,流程不规范,导致 QC 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挫折感。对于大多数制药企业而言,QC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QC本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因为诸多原因,都不愿意在此领域深耕,因此很多制药企业的QC管理体系,都很弱。
综上所述,QC 离职率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会、优化管理体系等,以降低离职率,稳定 QC 团队。
*本文来源 - - 智药公会微信公众号 老陈
相关文件下载、服务及学习课程:
合规文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合规培训:药品GMP自检法规及要点解析
委托定制:GMP合规审计(符合性检查)
联系专家,获取专家指导意见:e邀专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加快研发机构实现批文产品上市。 2.帮助医药公司实现批文产品转让。 3.协助药企实现受托生产。
1.提供GMP药厂全套解决方案。 2.解决客户关于建设符合GMP要求的药厂的若干问题。 3.帮助顺利筹建药厂。
辅导企业完善硬件、软件, 整理生产、注册资料,提交申请,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A 证)。
1.为企业提供药品gmp审计/GMP认证服务。 2.帮助企业熟悉GMP符合性检查流程。 3.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服务于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CIO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专业的、定制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避免投资浪费,让企业在时效内快速性通过质量体系考核,加快产品上市历程。
1.提供国产/进口特殊/普通化妆品注册备案服务。 2.帮助工厂及贸易商快捷高效的完成注册备案,助力产品上市。
1.提供《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新开办、变更、延续办理业务。 2.诚信经营、正规辅导拿证。 3.提交需求获取服务报价。
对于新药法实施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转让药品上市许可,为企业申请转让批文、收购批文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
1.开办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连锁总部企业,需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2.CIO辅导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筹建和验收,帮助企业顺利拿证。
1.CIO提供国内/进口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办理一站式服务。 2.CIO提供国内/进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办理一站式服务。
上门全面审计企业合规风险,指导企业整改提高; 赶在飞检之前指导企业彻底整改缺陷; 大大降低被飞检停产、撤证的几率。
药品经营基础课程体系; 每月两次以上更新课程; 每周一次在线集中答疑。
器械生产基础课程体系; 每月两次以上更新课程; 每周一次在线集中答疑。
上门全面审计企业合规风险,指导企业整改提高; 赶在飞检之前指导企业彻底整改缺陷; 大大降低被飞检停产、撤证的几率。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FDA审计咨询、准备与实施,以确保企业顺利通过审计并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1.CIO为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提供一站式合规服务。 2.帮助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 3.价格合理,服务更省心。
1.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取得药品批文后,委托生产的,需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B证才能合法上市销售。 2.CIO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办理业务,帮助您的批文产品尽快上市。
自2025年1月20日起,国家药监局将“药品、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我们为自建网站或平台销售医疗器械的企业提供专业的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高效完成备案。
自2025年1月20日起,药品和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不再需要前置审批,转而实行备案管理。我们致力于为药企提供高效、专业的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服务,帮助客户顺利开展网络销售业务。
1.加快研发机构实现批文产品上市。 2.帮助医药公司实现批文产品转让。 3.协助药企实现受托生产。
1.提供GMP药厂全套解决方案。 2.解决客户关于建设符合GMP要求的药厂的若干问题。 3.帮助顺利筹建药厂。
辅导企业完善硬件、软件, 整理生产、注册资料,提交申请,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A 证)。
1.为企业提供药品gmp审计/GMP认证服务。 2.帮助企业熟悉GMP符合性检查流程。 3.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服务于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CIO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专业的、定制化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避免投资浪费,让企业在时效内快速性通过质量体系考核,加快产品上市历程。
1.提供国产/进口特殊/普通化妆品注册备案服务。 2.帮助工厂及贸易商快捷高效的完成注册备案,助力产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