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专家-山丹
7月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海关总署办公厅就《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引发行业关注。舆论分析拟开放试点的原因,关注开放试点后对牛黄及以天然牛黄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价格、供应的影响。
舆情走势分析
以2024年6月30日—7月11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舆情发展呈“山峰式”。舆情热度于7月1日达到最高峰。
拟重启牛黄进口
《征求意见稿》提到,对来自不存在疯牛病疫情禁令国家(地区),且符合我国海关检疫要求和药品质量检验要求的牛黄,允许其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福建、广西等12个省(市),试点时限设定为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年。到期后根据试点工作情况,天然牛黄进口使用相关工作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实际上,2000年之前,我国的天然牛黄有一部分来自进口。2000年前后疯牛病疫情在全球蔓延,为控制风险,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牛源性药品进口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禁止药品、生物制品生产中使用疫区牛源性材料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牛源性及其相关药品监督管理的公告》等,要求“禁止使用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如天然牛黄、牛胆膏、牛骨粉等”。海关总署对境外天然牛黄未开展检疫准入,天然牛黄未列入《获得我国检疫准入动植物源性药材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此后,我国未再批准牛黄进口。
舆论认为,时隔24年,国家药监局再次启动牛黄进口试点,与国内牛黄供应紧张加剧有关。智通财经网发表《湘财证券:进口牛黄拟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望缓解国内供给端紧张局面》称,由于牛黄本身是牛的病变产物,正常牛身上不存在牛黄;同时,因养殖模式变化,肉牛养殖量上升而耕牛量大幅下降,使得养殖肉牛一般养殖20个月即宰杀,较难形成牛黄(正常情况下牛龄10岁之后产生牛黄概率增大),导致天然牛黄产量较低。
中国商报网发表《天然牛黄进口拟放开药企:或能缓解中成药成本压力》称,牛黄作为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结石)极为稀有,我国每年牛黄的出产量远不能满足传统中成药生产的需求量,牛黄资源面临紧缺局面。目前,以牛黄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达650余种,仅靠我国每年天然牛黄的出产量远不能满足中成药生产的需求量。
中成药市场不断扩大,对天然牛黄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缺口逐渐扩大。据中康云瓴中药产业数据系统显示,随着安宫牛黄丸销量上升,牛黄原料需求随之上升,2023年生产安宫牛黄丸约需消耗3吨牛黄。供需失衡下,天然牛黄价格不断上涨。根据康美中药网的数据,2023年6月,天然牛黄的价格已经突破100万元/公斤大关,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攀升至165万元/公斤。受此影响,以天然牛黄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随之进行提价。
今年6月,同仁堂港版安宫牛黄丸再次涨价,引发广泛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同仁堂回应拟允许进口牛黄:若放开进口可能会降低牛黄价格》、证券时报网发表《“急救神药”涨价超20%?A股公司紧急回应!》称,此前,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就因天然牛黄原材料上涨对产品进行多次提价。2024年6月,同仁堂品牌官网显示,港版1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为12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89元),6粒装安宫牛黄丸价格提至768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7133元),较此前每粒售价1060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85元)涨幅超过20%。内地版本最近一次涨价是2021年12月,同仁堂将旗下安宫牛黄丸双天然包金衣规格由每丸780元提至860元,涨幅约为10%。
多方曾建言开放
拟试点放开牛黄进口,也是对行业呼声的回应。在供应持续紧张的压力下,企业、专家曾建议开放进口牛黄,监管部门对此也进行了认真研究。
微信公众号“药通社”发表《牛黄进口,消费者能买账么?》称,北京同仁堂曾多次带头进行开放进口牛黄的建议:2017年,北京同仁堂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其代表提出了关于放宽牛黄进口限制的建议。2019年,北京同仁堂再次在两会期间发声,强调开放牛黄进口对于保障中药质量和供应的重要性。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对中药供应链的影响,北京同仁堂再次提出开放牛黄进口的建议。2021年,北京同仁堂继续在行业论坛和政策建议中倡导开放牛黄进口,强调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中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2022年,在持续推动下,北京同仁堂的建议开始得到更多响应,相关部门开始探讨开放牛黄进口的可行性,并启动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天然牛黄拟恢复进口,同仁堂等将获益》、《中国中医药报》刊发《张其成委员:允许进口天然牛黄促中药产业发展》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曾建议,鼓励和支持进口天然牛黄,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应批准有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天然牛黄用量较大且用于生产安宫牛黄丸等急救药物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从准予向中国出口牛肉、牛源性产品的国家进口牛黄。进口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诚信合规经营,进口牛黄来源可追溯,经国家指定的检验检疫机构检测,无疫情风险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可满足国内用药需求。
2024年2月,北京市药监局也曾组织召开加快天然牛黄进口相关问题研讨会。舆论认为,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天然牛黄进口恢复指日可待,相关中药的产能限制或将随之解除。
或缓解国内供应紧张
目前,牛黄年产量最大的是巴西,占全球产量接近四成,其他如阿根廷、智利、乌拉圭、墨西哥、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北美、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从全球牛黄数据看,牛形成概率在1‰-2‰,目前全球天然牛黄年产量约4000公斤,我国天然牛黄产量约600-700公斤。舆论认为,进口牛黄拟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望缓解国内供给端紧张局面,减少相关企业成本压力,利好行业发展。
《证券日报》刊发《进口牛黄拟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或缓解国内供应紧张》称,牛黄是牛的胆结石,属于“病理性产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加之社会层面对于采用安宫牛黄丸进行保健的需求增长,致使上游牛黄供需失衡。如果国家政策层面放开了对于牛黄进口的限制,或可缓解本土牛黄供应紧张的压力、稳定牛黄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价格。这对于稳定牛黄的原材料供应及采购价格及牛黄制品的市场供应产生积极影响。
《健康时报》刊发《拟允许进口天然牛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表《两部门征求意见:拟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称,《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有助于增加牛黄的供应,满足中成药生产的需求,保障相关药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另外,增加天然牛黄的供应可以改善供需关系,减轻原料短缺导致的成本上升压力,对价格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缓解以天然牛黄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价格上涨的情况。
《广州日报》刊发《天然牛黄拟恢复进口政策落地或促牛黄降价》称,该文件对以天然牛黄为原料的成品药有积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国家认可此类中成药药效;另外对原料供应以及采购成本控制也有积极意义,若原料供应量增加,使用天然牛黄的安宫牛黄丸等产品也可以提供给更多的有需求人群。
财联社发表《天然牛黄进口拟试点放开业内:高昂价格有望回落》称,国内天然牛黄供需一直不平衡,终端天然牛黄采购需求一直较大,国内几家大型药企由于采购单据等要求日趋严格,部分采购经理也存在采购任务较难完成的情况。随着天然牛黄价格越来越高,也滋生了灰色地带。此种情况下,出台政策将产业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若放开牛黄进口会为行业带来三方面的促进作用。其一,会让有需求的中药企业用到更好的天然牛黄原料,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次,有利于降低人工类牛黄原料的价格,可以让更多的牛黄类产品应用到临床当中;其三,也会给培育牛黄、人工牛黄等替代品的研发带来鲇鱼效应,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舆情点评
近年来,受牛黄涨价影响,含有牛黄的中成药面临成本压力影响,不少企业已多次对产品提价。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牛黄原料不足。随着我国以牛黄为原料的中成药获批上市品种越来越多,我国现有牛黄原料的供应缺口持续扩大,再次放开试点进口牛黄已是大势所趋。
舆论大多支持该政策,认为天然牛黄进口拟试点放开或缓解供应压力,含有天然牛黄的药品或可大幅放量,利于患者治疗。但也有媒体指出,在天然牛黄进出口过程中,受药材运输、储存等条件的影响,会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另有网民关注,进口牛黄与国内牛黄在药效上有无差异。建议在试点放开牛黄进口的过程中,加强牛黄质量控制,建立全链条信息化追溯体系,确保药物质量安全可控。
*本文来源 - - 中国食品药品网
相关文件下载、服务及学习课程:
合规文库: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合规培训:中药材如何建立追溯系统
委托定制:GMP合规审计(符合性检查)
联系专家,获取专家指导意见:e邀专家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