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在线为您找到 8356 条相关结果
  •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监局关于做好广西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双向对接工作的通知(桂药监函〔2024〕269号)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管理委员会,自治区药监局机关各处室、检查分局、直属单位:按照自治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系统一体化攻坚工作统一部署,2024年4月30日起,全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政务服务事项逐步实现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双向对接并上线运行。现就对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全面推进对接工作。“药品广告审查”“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注销”等全区第一批实现双向对接事项,申请人可直接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申报办理,无需跳转广西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申报界面。审批人员登录广西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政务服务系统,实现对接的事项会统一标示为“一网办”事项。按照“先易后难、高频优先”原则,持续推进全区“两品一械”政务服务事项88个主项、277个子项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逐项对接。二、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根据自治区对接工作要求,我局统一对全区“两品一械”政务服务事项实施规范逐项完善。请各地及时登录“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事项管理系统”,对已实现双向对接的事项,开展对接事项实施规范认领、办事指南编制和发布工作,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十一同”,实现同一事项各信息要素全区统一。三、整合优化办事流程。完成双向对接的事项,办理流程、状态和结果实时同步到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并同步上传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各地要对办事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按照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确定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要求规范办件,杜绝增环节、增材料、超时限办件。四、做到宣传引导工作。各地充分运用政务服务大厅、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系统一体化对接工作成果,帮助及引导办事群众和企业通过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进行实现双向对接事项的网上申报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同感。五、双向对接工作如有技术问题可联系技术人员。联系方式如下:工作时间:工作日8:00—12:00,15:00—18:00联系人:韦  文、杨文章联系电话:0771—5892396技术服务工作QQ群号:515324266。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问题可联系自治区局政务服务窗口。联系人:姚  琳,联系电话:0771—5595369。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5月6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关于公开征求《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八十二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根据国家局2019年3月28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遴选与确定程序的公告》(2019年第25号),我中心组织遴选了第八十二批参比制剂(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期间,请通过参比制剂遴选申请平台下“参比制剂存疑品种申请”模块向药审中心进行反馈,为更好服务申请人,反馈意见请提供充分依据和论证材料,反馈材料应加盖单位公章,并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公示期限:2024年5月6日~2024年5月16日(10个工作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4年5月6日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八十二批)(征求意见稿)序号药品通用名英文名规格持证商备注1备注282-1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Fluticasone Furoate, Umeclidinium Bromide and Vilanterol TrifenatatePowder for Inhalation 糠酸氟替卡松 100µg、乌美溴铵(以乌美铵计) 62.5µg与三苯乙酸维兰特罗(以维兰特罗计) 25µgGlaxoSmithKline Trading Services Limited.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原研进口82-2地西泮鼻喷雾剂Diazepam nasal spray 0.1ml:10mgNeurelis, Inc.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原研进口82-3地西泮鼻喷雾剂Diazepam nasal spray 0.1ml:7.5mgNeurelis, Inc.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原研进口82-4地西泮鼻喷雾剂Diazepam nasal spray 0.1ml:5mgNeurelis, Inc.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原研进口82-5阿瑞匹坦干混悬剂Aprepitant for Oral Suspension /EMEND125mgMERCK SHARP AND DOHME CORP A SUB OF MERCK AND CO INC未进口原研药品美国橙皮书82-6环索奈德鼻喷雾剂Ciclesonide Nasal Spray /OMNARIS0.05mg/sprayCovis Pharma GMBH未进口原研药品美国橙皮书82-7多奈哌齐透皮贴剂Donepezil Transdermal patches/ ADLARITY5mg/天Corium ,Inc未进口原研药品美国橙皮书82-8多奈哌齐透皮贴剂donepezil transdermal patches/ ADLARITY10mg/天Corium ,Inc未进口原研药品美国橙皮书82-9唑尼沙胺片Zonisamide Tablets /EXCEGRAN100mg住友ファーマ株式会社未进口原研药品日本上市备注1.目录中所列尚未在国内上市品种的通用名、剂型等,以药典委核准的为准。2.参比制剂目录公示后,未正式发布的品种将进行专题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另行发布。3.欧盟上市的参比制剂包括其在英国上市的同一药品。4.选择未进口参比制剂开展仿制药研究除满足其质量要求外,还需满足现行版《中国药典》和相关指导原则要求。5.放射性药物不同于普通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放射性、时效性、按放射性活度给药等特点,参比制剂主要用于明确其研发目标和基本要求,可根据其药物特性同时结合参比制剂的可获得性进行研究。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全国
  • 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征求《湖北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四部门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的公告(2022年第22号)精神,推进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我省实际,形成《湖北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企业及个人于2024年5月30日前可将修改意见建议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监管处。联系电话:027-87111582电子邮箱:hbanjian@163.com附件:《湖北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30日附件《湖北省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四部门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的公告(2022年第22号)(以下简称《公告》)精神,推进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推进我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工作目标建立地方政府牵头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依职责检查和开展技术指导的工作机制,以“十大楚药”、“五大特色药材”等道地药材产业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五大中药材主产区优势,引导中药材生产企业或具有企业性质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实施中药材GAP,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品牌建设,保障中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全面提升我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工作任务(一)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生物资源环境、中药材地域适应特点,选择传统道地和适宜产区,加强规划引领,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中药材生产新格局,推进中药材生产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江汉平原五大中药材优势产区为基础,带动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十大楚药”、“五大特色药材”产业基地为基础,将当地大型规范的产地加工(趁鲜切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形成龙头带动,加强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管理,形成全链条质量安全风险管控产业链发展体系。(二)推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推动建设一批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繁育基地,建立健全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制度,推动制定种子种苗标准,研究制定我省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推进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工作。加大技术攻关和良种推广力度。加快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整体提升中药材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导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或与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建立专业化地产中药材种子种苗公司或联合体。(三)规范中药材种植与养殖鼓励中药企业与中药材生产主体创新发展多种模式的中药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一批“十大楚药”生产基地,配套制定种植(养殖)技术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实行“六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中药材GAP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关键环节管控、监督和记录。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开发中药材林下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优先采用中药材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在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对人体具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其它物质。(四)建立健全中药材GAP追溯体系探索建立覆盖我省主要中药材品种的中药材GAP全过程追溯体系。依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材GAP实施技术指导原则》和《中药材GAP检查指南》,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关键环节。包括生产基地信息、中药材生产企业情况、中药材基原及种源、中药材批号、主要农业投入品使用、采收与产地加工、质量检测、储运、销售等情况,保证从生产地块、种子种苗、种植(养殖)、采收、加工、储存、包装、运输、销售到使用全过程关键环节的可追溯,并与各地监管部门及相关中药生产企业互联互通,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五)鼓励优先使用符合中药材GAP要求的中药材督促中药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其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联建或共享符合中药材GAP要求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使用符合中药材GAP要求的中药材的中药生产企业,可以参照药品标签管理的相关规定,在药品标签中适当位置标示“药材符合中药材GAP要求”,可以依法进行宣传。药品监管部门在组织实施或开展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中,对中药生产企业提交的中药材GAP符合性自评报告,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和中药材生产实际,开展延伸检查并依法公开符合要求的检查结果。对中药生产企业按程序在药品标签适当位置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的,必要时开展延伸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按照《公告》有关要求依法处理。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认识中药材产业对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要强化组织学习,将中药材GAP的实施与本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密切结合。建立落实中药材GAP协调机制,由省药监局牵头从相关省级部门、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征选从事中药材种子种苗研究、种养植(殖)、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及品质评价和行政管理等领域的专家,组建湖北省中药材GAP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承担我省推进中药材GAP的技术指导与支撑服务,制定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指导企业根据中药材GAP及相关技术要求研究制定中药材GAP符合性评估标准,参与中药材GAP延伸检查。(二)加强协作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依职责对中药材GAP的实施进行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推进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做好中药材品种选育、基地建设、生态种植(养殖)、投入品使用、绿色防控、产地加工等指导。林业部门牵头做好中药材林下种植,包括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以及属于濒危管理范畴的中药材生产等指导。中医药管理部门协同做好中医药产业发展布局、中药材种子种苗、规范种植、采收加工以及生态种植等指导。药品、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应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开展延伸检查,做好药用要求、产地加工、质量检测等指导。(三)加强政策扶持。市县级要制定推进实施中药材GAP的激励政策,统筹用好税收优惠、农业保险、土地流转、乡村振兴资金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鉴定、种子种苗繁育、适合中药材生产特点的农机具研发应用、中药材保险补贴等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在产区与中药材生产主体联建中药材GAP基地、支持面向中药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GAP共享基地。(四)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中药材GAP的宣贯和培训力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中药材生产主体学习并参与实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人才技术优势。各部门要结合职责加强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化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湖北省
  •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工作的通知(冀药监药流〔2024〕16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局,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公共服务局,省局有关处、直属有关单位: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医药营商环境,做好全省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规范换证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按照风险管理、分类实施的原则,现就做好全省《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有关工作(以下简称:换证工作)通知如下:一、工作原则换证工作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分类实施的原则,通过优化换证工作流程,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全省药品经营环节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可及,促进全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二、职责分工省药监局政策法规和行政审批处负责全省药品批发企业换证工作的受理、审查和许可证的发放工作;省药监局药品流通监管处负责全省药品批发企业换证工作过程中的现场检查、结果评定等工作。各市行政审批部门负责省药监局委托的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换证工作;各市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换证后的跟踪监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许可换发条件的应及时通报当地行政审批部门。三、换证范围河北省范围内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经营药品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至两个月期间,向发证机关提出重新审查发证申请。在有效期届满前两个月内提出重新审查发证申请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不得继续经营;准予许可后,方可继续经营。四、检查标准(一)现场检查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修订稿)》和《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药品现代物流企业还应当符合《河北省药品现代物流指导意见》要求。(二)药品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换证现场检查的,其受托的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的仓储、配送环节现场检查实施检查豁免,不再重复实施现场检查。其它接受药品零售连锁总部委托开展药品储存配送业务且通过换证现场检查的药品批发企业,其受托的零售连锁企业的仓储、配送环节现场检查也不再重复实施。(三)换证工作应按照《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核定药品经营范围。(四)药品零售连锁总部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现场检查中,应按照《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八条相关要求,对连锁门店进行抽查,门店数量小于或者等于30家的,按照20%的比例抽查,但不得少于3家;大于30家的,按10%比例抽查,但不得少于6家。五、工作程序(一)自查申报。拟换证企业对照药品经营法律法规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开展自查和整改,并在《药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至两个月期间提出换证申请。药品批发企业登入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系统(https://xzsp.hebfda.gov.cn/ )提交申请及相关资料;药品零售连锁总部(登陆河北政务服务网http://www.hbzwfw.gov.cn/)提交申请及相关资料。(二)受理审查。药品经营许可行政审批部门收到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换发申请后,对企业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依法进行审查受理。(三)现场检查。药品现场检查部门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修订稿)》、《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开展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结束后,由组织开展现场检查的部门对检查组提交的现场检查报告、企业整改报告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符合药品现场检查要求的结论。(四)审核发证。经审批部门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六、工作要求(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换证工作。换证工作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药品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程序,结合辖区企业和监管实际情况,统筹好检查时间,确保本轮集中换证工作顺利完成。(二)统一检查标准,严格检查纪律。现场检查组要严格按照检查方案、检查标准、统一检查尺度,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逐项检查,如实反映现场检查情况,作出公正评价。检查期间,检查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廉洁纪律和工作要求。(三)明确责任分工,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沟通协调,掌握辖区内换证企业情况。对已换证的企业要加强跟踪监管,切实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药品经营质量安全。附件:换证申报材料清单及相关表格.rar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29日(信息公开类型:主动公开)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河北省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保健食品原料人参 西洋参 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2024年第1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人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西洋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灵芝》,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保健食品原料人参 西洋参 灵芝备案产品技术要求》,现予公告,自 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4月28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全国
  • 中检院关于发布《国际权威化妆品安全评估数据索引》和《已上市产品原料使用信息》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引导化妆品行业提升化妆品安全评估能力和水平,规范开展化妆品安全评估工作,推进化妆品安全评估制度有序实施,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和《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等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中检院制定了《国际权威化妆品安全评估数据索引》和《已上市产品原料使用信息》(详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知。附件:1.《国际权威化妆品安全评估数据索引》2.《已上市产品原料使用信息》中检院2024年4月30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全国
  • 中检院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评估资料提交指南》等2项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引导化妆品行业提升化妆品安全评估能力和水平,推进化妆品安全评估制度有序实施,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以及《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的公告》(2024年第50号)要求,中检院制定了《化妆品安全评估资料提交指南》和《化妆品风险物质识别与评估技术指导原则》(详见附件)。按照《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工作程序的通知》(药监综妆〔2022〕32号),现予发布,特此通知。附件:1.《化妆品安全评估资料提交指南》2.《化妆品风险物质识别与评估技术指导原则》中检院2024年4月30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全国
  • 中检院关于发布《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等3项技术文件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引导化妆品行业提升化妆品安全评估能力和水平,规范开展化妆品安全评估工作,推进化妆品安全评估制度有序实施,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和《优化化妆品安全评估管理若干措施》等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中检院制定了《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交叉参照(Read-across)方法应用技术指南》和《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详见附件),现予发布。特此通知。附件:1.《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方法应用技术指南》2.《交叉参照(Read-across)方法应用技术指南》3.《化妆品原料数据使用指南》中检院2024年4月30日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全国
  •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开征求《黑龙江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规范全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根据《行政处罚法》《黑龙江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征求意见稿)》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局修订了《黑龙江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清单(征求意见稿)》。为强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6月1日前,将有关意见反馈至电子邮箱82986534@qq.com,邮件标题格式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感谢对我省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附件:黑龙江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清单(征求意见稿)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30日黑龙江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清单(征求意见稿)序号违法行为法定依据裁量阶次适用条件具体标准备注处罚权限1无证生产经营、未批准或超范围、超过有效期限进行生产等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销售药品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3.药品经营企业未经批准变更许可事项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超过有效期继续开展药品经营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药品经营企业及时改正,不影响药品质量安全的,给予减轻处罚:(一)药品经营企业超出许可的经营方式、经营地址从事药品经营活动的;(二)超出经营范围经营的药品不属于疫苗、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用毒性药品、血液制品、细胞治疗类生物制品的;(三)药品经营许可证超过有效期但符合申请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要求的;(四)依法可以减轻处罚的其他情形。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但相应的申请已被受理的;4.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相应的延续申请已被受理的(行政部门逾期不处理相应申请的情况除外);5.持有营业执照仅违法销售少量药品的;6.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被依法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从事无证生产、经营药品活动的。责令关闭,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2生产、销售假药案,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假药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境外企业的,十年内禁止其药品进口。第一百一十八条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第一百一十九条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假药、劣药的,按照销售假药、零售劣药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有医疗卫生人员执业证书的,还应当吊销执业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1.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部分行政处罚;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生产依法获得批准或者备案的创新产品,并履行上市后研究和上市后评价等法定义务,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产品存在质量安全缺陷的,不予行政处罚。经营、使用上述缺陷产品,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发现缺陷后未履行依法召回产品义务和采取其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的除外。适用条件1的,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适用条件2的,立即责令召回药品,予以没收或监督销毁,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不含)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购进渠道合法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购进或者销售渠道不合法或者不明的;4.对售出涉案药品无法追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境外企业的,十年内禁止其药品进口;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3生产、销售劣药案,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劣药案(一)《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第一百一十八条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且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假药、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第一百一十九条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假药、劣药的,按照销售假药、零售劣药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有医疗卫生人员执业证书的,还应当吊销执业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1.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部分行政处罚;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企业生产依法获得批准或者备案的创新产品,并履行上市后研究和上市后评价等法定义务,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产品存在质量安全缺陷的,不予行政处罚。经营、使用上述缺陷产品,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发现缺陷后未履行依法召回产品义务和采取其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的除外。适用条件1的,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适用条件2的,立即责令召回药品,予以没收或监督销毁,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0倍(不含)以下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除中药饮片外的其它药品,不符合药品标准,有证据证明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4.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购进渠道合法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0倍-13倍(不含)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3倍-17倍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购进或者销售渠道不合法或者不明的;4.对售出涉案药品无法追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7倍(不含)-20倍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7倍(不含)-20倍罚款(违法生产、批发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违法零售的药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3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劣药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予以没收。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4生产、销售劣药案,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劣药案(二)《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百一十九条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假药、劣药的,按照销售假药、零售劣药的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有医疗卫生人员执业证书的,还应当吊销执业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实施:(一)对具有减轻或从轻处罚情形的,但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不实施并处处罚;(二)对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但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实施并处处罚;(三)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购进渠道合法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万-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22万-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8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5为假药、劣药以及《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特定药品提供储存、运输等便利条件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假药、劣药或者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药品,而为其提供储存、运输等便利条件的,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违法收入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五万元的,按五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1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1倍-2.2倍(不含)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2.2倍-3.8倍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3.8倍(不含)-5倍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全部储存、运输收入,并处违法收入5倍(不含)-15倍的罚款(违法收入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倍-8倍(不含)”、“8倍-12倍”、“12倍(不含)-15倍”三个裁量档。6伪造、变造、出租、出借、非法买卖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伪造、变造、出租、出借、非法买卖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2.2倍(不含)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2倍-3.8倍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伪造《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的;4.伪造、变造许可证或者批准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8倍(不含)-5倍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不含)-15倍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2万-20万元的罚款,十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倍-8倍(不含)”、“8倍-12倍”、“12倍(不含)-15倍”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万-7.4万(不含)的罚款”、“7.4万-14.6万的罚款”、“14.6万(不含)-20万的罚款”三个裁量档。7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许可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临床试验许可、药品生产许可、药品经营许可、医疗机构制剂许可或者药品注册等许可的,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5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申请材料中存在少部分虚假资料,该资料系申请人从第三人处获得,有证据证明申请人不知情的。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50万-18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185万-36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骗取《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的;4.骗取特殊药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的生产、经营许可证件的。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365万(不含)-5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撤销相关许可,十年内不受理其相应申请,并处365万(不含)-500万元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2万元-20万元的罚款,十年内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万-7.4万(不含)的罚款”、“7.4万-14.6万的罚款”、“14.6万(不含)-20万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使用采取欺骗手段取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使用未经审评审批的原料药生产药品等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三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可以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一)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二)使用采取欺骗手段取得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三)使用未经审评审批的原料药生产药品;(四)应当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药品;(五)生产、销售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六)编造生产、检验记录;(七)未经批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进行重大变更。销售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药品,或者药品使用单位使用前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药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药品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有医疗卫生人员执业证书的,还应当吊销执业证书。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予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使用未经审评审批的原料药符合质量标准的或有证据证明不影响成品安全性、有效性的;4.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仍生产、进口药品,但相应的延续申请已被受理的(行政部门逾期不处理相应申请的情况除外);5.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变更,有充分证据证明能保证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6.对于销售涉案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药品是未经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的。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药品质量不符合药品标准的。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设备,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3倍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30年(不含)-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9未经批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使用未经审评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生产药品,或者销售该类药品;使用未经核准的标签、说明书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一)未经批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二)使用未经审评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生产药品,或者销售该类药品;(三)使用未经核准的标签、说明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销售未经审评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生产的药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药品是未经审评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万-18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85万-36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生产的药品为无菌产品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65万(不含)-5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以及包装材料、容器,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65万(不含)-500万元的罚款;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2万-20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万-7.4万(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7.4万-14.6万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14.6万(不含)-20万的罚款、30年-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10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除本法另有规定的情形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未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五年内不得开展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临床试验,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一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未按本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履行购销查验义务或者开具销售凭证,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给予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逾期未改正条款已有相应整改计划但尚未完成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2万-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未在限期内完成整改,且提供编造的整改材料及数据的;4.再次检查发现未制定整改计划且主要的缺陷未整改到位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38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未配备专门质量负责人独立负责药品质量管理、监督质量管理规范执行;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配备专门质量受权人履行药品上市放行责任;4.药品生产企业未配备专门质量受权人履行药品出厂放行责任;5.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正常运行,药品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的记录和数据不真实;6.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对已识别的风险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无法保证产品质量;7.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销售药品的;8、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批发企业将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销售给个人或者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导致相关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或者去向不明,或者知道、应当知道购进单位将相关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仍销售药品的;9、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记录或者票据不真实,存在虚假欺骗行为的;10、对已识别的风险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1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从事非法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活动,依然为其提供药品的;12、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情节严重情形下的从轻处罚:(1)未导致产品质量风险或者后果的;(2)存在客观因素导致违法行为发生的;(3)积极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4)涉案产品尚未销售或者使用的;(5)主动报告或者主动中止违法行为,积极采取召回、改正等措施消除或减轻危害后果的。情节严重情形下的从重处罚:(1)导致产品质量风险或者后果严重的;(2)拒绝、逃避、阻碍监督检查、调查处理;或者采取妨碍、逃避、暴力、威胁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抗拒、拒不配合调查的;(3)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4)对举报人、投诉人、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的;(5)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50万-200万元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五年内不得开展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临床试验,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0%-50%的罚款,十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万-95万元(不含)”、“95万-155万元”、“155万(不含)-200万元”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22%(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22%-38%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38%(不含)-50%的罚款、30年-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11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未备案、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药品追溯制度等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未备案;(二)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发现存在安全性问题或者其他风险,临床试验申办者未及时调整临床试验方案、暂停或者终止临床试验,或者未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三)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药品追溯制度;(四)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五)未按照规定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变更进行备案或者报告;(六)未制定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七)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上市后研究或者上市后评价。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2万-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38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12药品包装未按照规定印有、贴有标签或者附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未按照规定注明相关信息或者印有规定标志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八条除依法应当按照假药、劣药处罚的外,药品包装未按照规定印有、贴有标签或者附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未按照规定注明相关信息或者印有规定标志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注册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吊销药品注册证书。13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未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货值金额不足五万元的,按五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2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购进未执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毒性中药饮片除外);4.供货方通过伪造、变造、租借、买卖许可证、批件或者其他证明材料的方式销售涉案药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2倍-4.4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4.4倍-7.6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7.6倍(不含)-1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10倍-30倍的罚款,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倍-16倍(不含)”、“16倍-24倍”、“24倍(不含)-30倍”三个裁量档。14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未按照规定进行记录,零售药品未正确说明用法、用量等事项,或者未按照规定调配处方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条违反本法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未按照规定进行记录,零售药品未正确说明用法、用量等事项,或者未按照规定调配处方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15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履行资质审核、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履行资质审核、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二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万-74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74万-146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46万(不含)-2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并处200万-500万元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00万-290万(不含)”、“290万-410万”、“410万(不含)-500万”三个裁量档。16进口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未按照规定向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进口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未按照规定向允许药品进口的口岸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吊销药品注册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吊销药品注册证书。17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上销售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医疗机构将其配制的制剂在市场上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五万元的,按五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3.未经批准在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或者医疗“连锁”机构内使用或调剂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2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2倍-2.9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2.9倍-4.1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制剂货值金额4.1倍(不含)-5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制剂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5倍-15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万元的,按5万元计算)。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倍-8倍(不含)”、“8倍-12倍”、“12倍(不含)-15倍”三个裁量档。18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者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照规定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者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0万-37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7万-73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73万(不含)-100万元的罚款。19药品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药品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18.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18.5万-36.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36.5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20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18.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8.5万-36.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36.5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21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后,拒不召回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五条(1)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后,拒不召回的,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拒不配合召回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5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仅涉及三级召回的。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5倍-6.5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6.5倍-8.5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涉及一级召回的。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8.5倍(不含)-1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8.5倍(不含)-1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2万-20万元的罚款。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万-7.4万(不含)的罚款”、“7.4万-14.6万的罚款”、“14.6万(不含)-20万的罚款”三个裁量档。22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拒不配合召回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五条(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后,拒不召回的,处应召回药品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拒不配合召回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仅涉及三级召回的。处10万元(不含)-22万元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处22万元-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涉及一级召回的。处38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23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药品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药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2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20万元-44万元(不含)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0-1.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44万元-76万元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5万元-3.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76万元(不含)-100万元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5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24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违反规定聘用人员案《药品管理法》第一百四十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聘用人员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解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解聘,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证据证明当事人不知情聘用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责令解聘,处5万-9.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解聘,处9.5万-15.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违法聘用人员担任关键岗位的;4.违法聘用人员导致严重后果的。责令解聘,处15.5万(不含)-20万元的罚款。25生产、销售假疫苗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条第一款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五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五十万元的,按五十万元计算。第三款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或者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劣药且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部分行政处罚。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倍(不含)以下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购进渠道合法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25.5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倍-3.7倍(不含)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25.5倍-39.5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7倍-7.3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购进或者销售渠道不合法或者不明的;4.明知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仍然销售的;5.对售出涉案疫苗无法追溯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39.5倍(不含)-5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7.3倍(不含)-10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26生产、销售劣疫苗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条第二款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劣药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五十万元的,按五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第三款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或者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劣药且情节严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部分行政处罚。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0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经营、使用单位药品购进渠道合法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0倍-16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6倍-24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购进或者销售渠道不合法或者不明的;4.明知销售的疫苗属于劣药仍然销售的;5.对售出涉案疫苗无法追溯的。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24倍(不含)-3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24倍(不含)-3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注册证书,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倍-10倍的罚款,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倍-3.7倍(不含)的罚款”、“3.7倍-7.3倍的罚款”、“7.3倍(不含)-10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省27申请疫苗临床试验、注册、批签发提供虚假资料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等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五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五十万元的,按五十万元计算;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十年内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一)申请疫苗临床试验、注册、批签发提供虚假数据、资料、样品或者有其他欺骗行为;(二)编造生产、检验记录或者更改产品批号;(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四)委托生产疫苗未经批准;(五)生产工艺、生产场地、关键设备等发生变更按照规定应当经批准而未经批准;(六)更新疫苗说明书、标签按照规定应当经核准而未经核准。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25.5倍(不含)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25.5倍-39.5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40倍(不含)-5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销售的疫苗以及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疫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设备等物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39.5倍(不含)-5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50万元的,按50万元计算);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50%-10倍的罚款,十年内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3.3倍(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3.3倍-7.2倍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7.2倍(不含)-10倍的罚款、30年-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28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其他单位违反药品相关质量管理规范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二条除本法另有规定的情形外,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其他单位违反药品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十年内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万-29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9万-41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41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处50万-300万元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50%-5倍的罚款,十年内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万-125万元(不含)”、“125万-225万元”、“225万(不含)-300万元”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1.8倍(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1.8倍-3.7倍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3.7倍(不含)-5倍的罚款、30年-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29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规定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信息公开制度或报告、备案等《疫苗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建立疫苗电子追溯系统;(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关键岗位人员不符合规定条件或者未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培训、考核;(三)未按照规定报告或者备案;(四)未按照规定开展上市后研究,或者未按照规定设立机构、配备人员主动收集、跟踪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五)未按照规定投保疫苗责任强制保险;(六)未按照规定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0万-29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9万-41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41万(不含)-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0万-200万元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万-95万元(不含)”、“95万-155万元”、“155万(不含)-200万元”三个裁量档。30违反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有关冷链储存、运输要求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五条第一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违反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有关冷链储存、运输要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违法储存、运输疫苗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责令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给予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2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20万-44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44万-76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76万-10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对违法储存、运输的疫苗予以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违法储存、运输疫苗货值金额10倍-3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元计算),责令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50%-5倍的罚款,十年内直至终身禁止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倍-16倍(不含)”、“16倍-24倍”、“24倍(不含)-30倍”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1.8倍(不含)的罚款、10年-20年(不含)禁止从业”、“1.8倍-3.7倍的罚款、20年-30年禁止从业”、“3.7倍(不含)-5倍的罚款、30年-终身禁止从业”三个裁量档。31违反《疫苗管理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以外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行为案《疫苗管理法》第八十六条第一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有本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以外的违反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违法储存、运输疫苗货值金额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按十万元计算。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10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10万-16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16万-24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24万(不含)-3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接种单位、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疫苗配送单位处违法储存、运输疫苗货值金额3倍-10倍的罚款(货值金额不足10万元的,按10万计算)。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3倍-5.1倍(不含)”、“5.1倍-7.9倍”、“7.9倍(不含)-10倍”三个裁量档。3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药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或建立健康档案等案《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一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药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企业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未按规定办理登记事项变更;(二)未按照规定每年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三)未按照规定对列入国家实施停产报告的短缺药品清单的药品进行停产报告。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1万-1.6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1.6万-2.4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2.4万(不含)-3万元罚款。33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前未按规定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进行登记或未按规定提交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等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申办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一)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前未按规定在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进行登记;(二)未按规定提交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三)药物临床试验结束后未登记临床试验结果等信息。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1.6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6万-2.4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34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由中医药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0-0.9万元(不含)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0.9-2.1万元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1万(不含)-3万元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35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擅自向其他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案《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向其他单位出让、出租、出借以及与他人共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或者供应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不含)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6.5倍(不含)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6.5倍-8.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6.5万元-8.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8.5倍(不含)-10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36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经营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案《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血液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经营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可以处0元-30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可以处3000元-70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可以处7000元(不含)-1万元的罚款。37违反规定擅自进出口血液制品案《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进出口血液制品或者出口原料血浆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或者所出口的原料血浆总值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总值3倍(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总值3倍-3.6倍(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总值3.6倍-4.4倍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和违法所得,并处所进出口的血液制品总值4.4倍(不含)-5倍的罚款。38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违反规定未依照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进行种植、未依照规定报告种植情况、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种植资格:(一)未依照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年度种植计划进行种植的;(二)未依照规定报告种植情况的;(三)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6.5万元-8.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取消其种植资格。39定点生产企业违反规定未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未依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销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销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定点生产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一)未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年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的;(二)未依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生产情况的;(三)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四)未依照规定销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五)未依照规定销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6.5万元-8.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40定点批发企业违反规定销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违反规定经营麻醉药品原料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销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经营麻醉药品原料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2.9倍(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9倍-4.1倍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4.1倍(不含)-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4.1倍(不含)-5倍的罚款;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41定点批发企业发生违规购进、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等行为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定点批发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一)未依照规定购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二)未保证供药责任区域内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供应的;(三)未对医疗机构履行送货义务的;(四)未依照规定报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进货、销售、库存数量以及流向的;(五)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者未依照规定建立、保存专用账册的;(六)未依照规定销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七)区域性批发企业之间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或者因特殊情况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后未依照规定备案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万元-2.9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2.9万元-4.1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42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储存、销售或者销毁第二类精神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储存、销售或者销毁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5000元-9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9500元-15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15500元(不含)-2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药品;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并处15500元(不含)-2万元的罚款;取消其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43单位违规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一条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购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万元-2.9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2.9万元-4.1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违法购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或者停止相关活动,并处4.1万元(不含)-5万的罚款。44违反规定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输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2.9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9万元-4.1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45采取欺骗手段取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资格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五条提供虚假材料、隐瞒有关情况,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资格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5年内不得提出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申请;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法吊销其许可证明文件。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5年内不得提出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申请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5年内不得提出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申请;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依法吊销其许可证明文件。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倍-1.6倍(不含)”、“1.6倍-2.4倍”、“2.4倍(不含)-3倍”三个裁量档。46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和研制过程中,产生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药品研究单位在普通药品的实验研究和研制过程中,产生本条例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实验研究和研制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药品;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实验研究和研制活动。47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健康人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健康人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受试对象造成损害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依法承担治疗和赔偿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取消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48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生产、销售假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生产、销售假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定点批发资格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取消其定点生产资格、定点批发资格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49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其他单位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易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七十九条定点生产企业、定点批发企业和其他单位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易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6.5万元-8.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50发生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盗、被抢、丢失案件的单位,违反规定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者未依照规定报告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八十条发生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被盗、被抢、丢失案件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者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00元-6500元(不含)”、“6500-8500元”、“8500元(不含)-1万元”三个裁量档。51依法取得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或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资格的单位倒卖、转让、出租、出借、涂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许可证明文件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依法取得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或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等资格的单位,倒卖、转让、出租、出借、涂改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原审批部门吊销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吊销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吊销相应许可证明文件,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2倍-2.9倍(不含)、2万-2.9万(不含)”、“2.9倍-4.1倍、2.9万-4.1万”、“4.1倍(不含)-5倍、4.1万(不含)-5万”三个裁量档。52违反规定,致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造成危害,情节严重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致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造成危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许可证明文件。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吊销其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许可证明文件。53生产企业擅自生产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或药品批发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药品零售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等案《反兴奋剂条例》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职责分工,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生产企业擅自生产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或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渠道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二)药品批发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或者未按照本条例规定渠道供应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三)药品零售企业擅自经营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2倍(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2倍-2.9倍(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2.9倍-4.1倍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4.1倍(不含)-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经营药品货值金额4.1倍(不含)-5倍的罚款;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54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拒不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万-2.2万(不含)”、“2.2万-3.8万”、“3.8万(不含)-5万”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00元-2200元(不含)”、“2200元-3800元”、“3800元(不含)-5000元”三个裁量档。55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将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生产、经营、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等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一)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的;(二)将许可证或者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的;(三)超出许可的品种、数量生产、经营、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的;(四)生产、经营、购买单位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交易情况、不按规定保存交易记录或者不如实、不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销售情况的;(五)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后未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六)除个人合法购买第一类中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制剂以及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外,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的;(七)易制毒化学品的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要求的;(八)生产、经营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不如实或者不按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年度生产、经销和库存等情况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2.2万(不含)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2.2万-3.8万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3.8万(不含)-5万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可以予以没收;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产停业整顿;逾期整顿不合格的,吊销相应的许可证。56伪造《中药品种保护证书》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生产、销售案《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伪造《中药品种保护证书》及有关证明文件进行生产、销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其全部有关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有关药品正品价格三倍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其全部有关药品及违法所得。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其全部有关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有关药品正品价格0-0.9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其全部有关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有关药品正品价格0.9倍-2.1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其全部有关药品及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有关药品正品价格2.1倍(不含)-3倍罚款。57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案《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生产、收购、经营毒性药品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5至10倍罚款。情节严重、致人伤残或死亡,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5倍-6.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6.5倍-8.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其全部毒性药品,并处以警告或按非法所得的8.5倍(不含)-10倍罚款。58进口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办理备案案《进口药材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进口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办理备案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并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并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并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59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连续停产1年以上未按规定报告的,或者未经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即恢复生产等案《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连续停产1年以上未按规定报告的,或者未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即恢复生产的;(二)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未按规定渠道购销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三)麻醉药品区域性批发企业因特殊情况调剂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后未按规定备案的;(四)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发生退货,购用单位、供货单位未按规定备案、报告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实施:(一)对具有减轻或从轻处罚情形的,但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不实施并处处罚;(二)对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但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实施并处处罚;(三)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60药品生产企业违反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定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药品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或者无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二)未建立和保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档案的;(三)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的;(四)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五)未按照要求开展重点监测的;(六)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的;(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实施:(一)对具有减轻或从轻处罚情形的,但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不实施并处处罚;(二)对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但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实施并处处罚;(三)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12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2500元-22500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22500元(不含)-3万元罚款。61药品经营企业违反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定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五十九条药品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无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二)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的;(三)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0-0.9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0.9万-2.1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1万(不含)-3万元罚款。62未取得或者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未取得或者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停止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情节严重的,移送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给予警告,并责令其停止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63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不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证书编号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不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的证书编号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元以下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0元-150元(不含)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0元-150元(不含)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5000元-6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50元-350元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6500元-8500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在限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350元(不含)-500元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8500元(不含)-1万元罚款。64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已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但提供的药品信息直接撮合药品网上交易、超出审核同意的范围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以及提供不真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擅自变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项目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一)已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但提供的药品信息直接撮合药品网上交易的;(二)已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但超出审核同意的范围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三)提供不真实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四)擅自变更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项目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对提供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提供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0-300元(不含)、1万-1.6万(不含)”、“300元-700元、1.6万-2.4万”、“700元(不含)-1000元、2.4万(不含)-3万”三个裁量档。65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申请。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申请。66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申请人在5年内不得再申请。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申请人在5年内不得再申请。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申请人在5年内不得再申请。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处1.6万-2.4万的罚款,申请人在5年内不得再申请。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吊销其《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申请人在5年内不得再申请。67医疗机构制剂室的关键配制设施等条件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备案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五十二条第二款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5000元-6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6500-8500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8500元(不含)-1万元罚款。68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申报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申请批准证明文件案《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四十一条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申报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申请批准证明文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申请不予受理,对申请人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已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对该申请不予受理,对申请人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已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对该申请不予受理,对申请人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已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1.6万(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对该申请不予受理,对申请人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已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6万-2.4万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对该申请不予受理,对申请人给予警告,1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已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2.4万(不含)-3万罚款。69药品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 药品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18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8500元-36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6500元(不含)-50000元的罚款70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终止妊娠药品等国家禁止零售的药品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 药品零售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6.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6.5万元以上8.5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8.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4.符合情形9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5.符合情形10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000-13000(不含)”、“13000-170000元”、“170000(不含)-200000元”三个裁量档。71接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销售的药品经营企业再次委托销售等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一)接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销售的药品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再次委托销售的;(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未按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三十五条规定对委托销售行为进行管理的;(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未按本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对委托储存、运输行为进行管理的;(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未按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报告委托销售、储存情况的;(五)接受委托储存药品的受托方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再次委托储存药品的;(六)接受委托运输药品的受托方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运输药品的;(七)接受委托储存、运输的受托方未按本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向委托方所在地和受托方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重大质量问题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12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2500元-22500元(不含)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2500元(不含)-30000元的罚款72药品零售企业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药品零售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规定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二)以买药品赠药品或者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直接或者变相赠送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三)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规定的药师或者药学技术人员管理要求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0元-18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8500元-36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36500元(不含)-50000元的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4.符合情形9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5.符合情形10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000-95000(不含)”、“95000-155000元”、“155000(不含)-200000元”三个裁量档。73医疗机构未设置专门质量管理部门或者人员等案《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三条 医疗机构未按本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设置专门质量管理部门或者人员、未按本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规定履行进货查验、药品储存和养护、停止使用、报告等义务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通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18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18500元-36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以36500元(不含)-50000元的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4.符合情形9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5.符合情形10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50000-95000(不含)”、“95000-155000元”、“155000(不含)-200000元”三个裁量档。74通过网络销售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通过网络销售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作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八条第二款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得在网络上销售,具体目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6.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6.5万元以上8.5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8.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处罚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75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未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未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未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未对已经使用的电子处方进行标记,处方重复使用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九条第一款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第九条第二款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对已经使用的电子处方进行标记,避免处方重复使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3.6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3.6万元以上4.4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4.4万元(不含)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76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未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未签订协议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三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九条第三款第三方平台承接电子处方的,应当对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的情况进行核实,并签订协议。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6.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6.5万元以上8.5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8.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处罚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77药品网络零售企业接收的处方为纸质处方影印版本,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处方重复使用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四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第九条第四款药品网络零售企业接收的处方为纸质处方影印版本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处方重复使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78药品网络销售企业未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企业名称、网站名称、应用程序名称、IP地址、域名、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第十一条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应当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企业名称、网站名称、应用程序名称、IP地址、域名、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等信息。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告。药品网络销售企业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药品批发企业的,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网络销售企业为药品零售企业的,应当向所在地市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6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4万元(不含)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79药品网络销售企业、第三方平台展示的药品相关信息不符合规定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十三条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展示的药品相关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合法。从事处方药销售的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在每个药品展示页面下突出显示“处方药须凭处方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等风险警示信息。处方药销售前,应当向消费者充分告知相关风险警示信息,并经消费者确认知情。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展示,并在相关网页上显著标示处方药、非处方药。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在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面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处方药包装、标签等信息。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第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方平台展示药品信息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6.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6.5万元以上8.5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80第三方平台未建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未配备药学技术人员承担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未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交易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方平台应当建立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药学技术人员承担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药品信息展示、处方审核、处方药实名购买、药品配送、交易记录保存、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等管理制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5.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5.1万元以上7.9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7.9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处罚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81第三方平台未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网站名称以及域名等信息向平台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案《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第十八条第三方平台应当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网站名称以及域名等信息向平台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平台备案信息公示。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6.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6.5万元以上8.5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处罚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82生产经营未取得注册证的医疗器械、未经许可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一)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二)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三)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有前款第一项情形、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收缴其经营、使用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医疗器械,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注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续申请,但案发时已申请变更注册并受理,继续生产医疗器械的;4.已注册的医疗器械产品发生实质性变化,但案发时已申请变更注册并受理,在新证下发前生产医疗器械的;5.《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届满,未按规定提出延续申请,但案发时已申请并受理,继续生产医疗器械的;6.增加生产产品,属原生产范围,并且与原许可证生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等要求相似,未按规定提出变更申请生产医疗器械的;7.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终止后,受托方继续生产受托产品的;8.未经许可,在变更或增加的生产场地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的;9.《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办理延续、仍继续从事医疗器械经营的;10.申请《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已被受理,尚未下发许可证前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11.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生产企业在其住所或者生产地址以外的其他场所贮存并现货销售医疗器械,未按照规定办理经营许可的;12.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案发时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8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8万元-1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生产医疗器械并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生产的;4.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且持续时间2年以上的;5.通过变造、伪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6.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且经营医疗器械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7.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且经营过期、失效、淘汰医疗器械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元(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元(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83申请医疗器械许可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三条第一款在申请医疗器械行政许可时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8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8万元-1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元(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元(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6倍(不含)-3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4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器械许可证件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三条第二款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相关医疗器械许可证件的,由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13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3倍-17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伪造、变造、购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已经生产,产品属植入性、介入性等高风险的医疗器械的。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7倍(不含)-20倍罚款。85生产经营未备案的医疗器械、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未备案、备案的资料不符合要求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一)生产、经营未经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二)未经备案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三)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应当备案但未备案;(四)已经备案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收缴其经营、使用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医疗器械,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2万元-3.8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9.5倍-15.5倍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产品名称,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80%(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80%-1.5倍的罚款”、“所获收入1.5倍(不含)-2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6医疗器械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五条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2.9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9万元-4.1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9.5倍-1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向社会公告备案单位和产品名称,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7生产、经营、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者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未按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或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等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一)生产、经营、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二)未按照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影响产品安全、有效;(三)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四)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召回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进口、经营后,仍拒不停止生产、进口、经营医疗器械;(五)委托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企业生产医疗器械,或者未对受托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管理;(六)进口过期、失效、淘汰等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收缴其经营、使用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医疗器械,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且不符合项目为标签或说明书;4.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但案发时产品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2.9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9万元-4.1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9.5倍-1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的;4.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未按照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组织生产,或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影响产品安全有效的;5.使用未依法注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的;6.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的;7.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拒不执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召回或停止经营要求,产品属第三类医疗器械的;8.委托不具备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企业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9.未对受托方的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行为进行管理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4.1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1.1倍-2.2倍的罚款”、“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8生产条件变化不符合要求未整改、停产、报告,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医疗器械,未按照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在用医疗器械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一)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整改、停止生产、报告;(二)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三)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四)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在用医疗器械。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罚款;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处2.2万元-3.8万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且产品涉及无菌、植入性、介入性医疗器械,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整改、停止生产、报告的;4.生产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运输、贮存医疗器械的无菌、植入性、介入性等高风险类别的医疗器械的。责令改正,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所获收入30%-80%(不含)的罚款”、“所获收入80%-1.5倍的罚款”、“所获收入1.5倍(不含)-2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89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有未按规定生产、经营、管理、使用医疗器械等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二)从不具备合法资质的供货者购进医疗器械;(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四)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五)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未按照要求报告不良事件,或者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开展的不良事件调查不予配合;(六)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未按照规定制定上市后研究和风险管控计划并保证有效实施;(七)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未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产品追溯制度;(八)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经营企业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未按照规定告知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九)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妥善保存购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原始资料。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3.7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3.7万元-7.3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7.3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7.3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万-1.6万(不含)”、“1.6万-2.4万”、“2.4万(不含)-3万”三个裁量档。90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对入网医疗器械经营者履行登记、审查、制止、报告、停止服务等管理义务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二条为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对入网医疗器械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注册、备案情况,制止并报告违法行为,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管理义务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核验、登记义务的;(二)不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的;(三)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违法情形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或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四)不履行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义务的。法律、行政法规对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4.4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4.4万元-7.6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7.6万元(不含)-1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50万元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22万元(不含)”、“22万-38万元”、“38万(不含)-50万元”三个裁量档。91未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开展临床试验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一款未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开展临床试验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拒不改正的,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造成严重后果的,5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由卫生主管部门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依法给予处分。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拒不改正的,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拒不改正的,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并向社会公告。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拒不改正的,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拒不改正的,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造成严重后果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并改正;5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16万元(不含)”、“16万-24万元”、“24万(不含)-30万元”三个裁量档。92临床试验申办者开展临床试验未经备案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临床试验申办者开展临床试验未经备案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对临床试验申办者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造成严重后果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处罚责令停止临床试验,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备案,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16万元(不含)”、“16万-24万元”、“24万(不含)-30万元”三个裁量档。93临床试验申办者未经批准开展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三条第三款临床试验申办者未经批准开展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对临床试验申办者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10万元(不含)以下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10万元-16万元(不含)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1.1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16万元-24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1.1倍-2.2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24万元(不含)-30万元罚款,并向社会公告;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罚款。造成严重后果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处罚责令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该临床试验数据不得用于产品注册,10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以及单位提出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2.2倍(不含)-3倍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30万-51万元(不含)”、“51万-79万元”、“79万(不含)-100万元”三个裁量档。94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未遵守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四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未遵守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5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由卫生主管部门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依法给予处分。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处罚责令改正或者立即停止临床试验,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5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95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五条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0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由卫生主管部门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没收违法行为发生期间自本单位所获收入,并处所获收入30%以上3倍以下罚款,依法给予处分。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处10万元(不含)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0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处10万元-16万元(不含)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0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处16万元-24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0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处24万元(不含)-30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0年内禁止其开展相关专业医疗器械临床试验。96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指定的我国境内企业法人未履行相关义务的处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八条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指定的我国境内企业法人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相关义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拒不履行依据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10年内禁止其医疗器械进口。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拒不履行依据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10年内禁止其医疗器械进口。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6.5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6.5万元-8.5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22万元(不含)”、“22万-38万元”、“38万(不含)-50万元”三个裁量档。97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单位和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禁止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检验工作的人员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九条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单位和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禁止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件。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吊销许可证件。98医疗器械注册人未按照要求对发生变化进行备案案《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未按照要求对发生变化进行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99持有人未按照要求开展再评价、隐匿再评价结果、应当提出注销申请而未提出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持有人未按照要求开展再评价、隐匿再评价结果、应当提出注销申请而未提出的,由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实施:(一)对具有减轻或从轻处罚情形的,但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不实施并处处罚;(二)对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但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实施并处处罚;(三)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可以并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可以并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可以并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可以并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100持有人违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规定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第七十三条持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制度的;(二)未按照要求配备与其产品相适应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工作的;(三)未保存不良事件监测记录或者保存年限不足的;(四)应当注册而未注册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用户的;(五)未主动维护用户信息,或者未持续跟踪和处理监测信息的;(六)未根据不良事件情况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并向社会公布的;(七)未按照要求撰写、提交或者留存上市后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八)未按照要求报告境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境外控制措施的;(九)未按照要求提交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分析评价汇总报告的;(十)未公布联系方式、主动收集不良事件信息的;(十一)未按照要求开展医疗器械重点监测的;(十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9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9500元-15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5500元(不含)-2万的罚款。10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违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规定案《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要求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制度的;(二)未按照要求配备与其经营或者使用规模相适应的机构或者人员从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工作的;(三)未保存不良事件监测记录或者保存年限不足的;(四)应当注册而未注册为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用户的;(五)未及时向持有人报告所收集或者获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六)未配合持有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调查和评价的;(七)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9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9500元-15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5500元(不含)-2万的罚款。102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人未按照要求对发生变化进行备案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一百零七条违反本办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未按照要求对发生变化进行备案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103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依照规定报告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情况及相关信息;连续停产一年以上且无同类产品在产,重新生产时未进行必要的验证和确认并报告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依照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所生产的产品品种情况及相关信息的;(二)连续停产一年以上且无同类产品在产,重新生产时未进行必要的验证和确认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给予警告,并处2.2万元-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给予警告,并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104未按照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未按照国家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赋码、数据上传和维护更新等工作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的;(二)未按照国家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赋码、数据上传和维护更新等工作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2万元-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105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库房地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办理延续手续仍继续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案《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一)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库房地址;(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办理延续手续仍继续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2万元-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危害后果处罚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106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专门提供贮存、运输服务案《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年度自查报告,或者违反本办法规定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专门提供贮存、运输服务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2.2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2万元-3.8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3.8万元(不含)-5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107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变更案《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九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变更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1.25万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25万元-2.25万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25万元(不含)-3万元的罚款。108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未按规定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或者未按规定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使用质量管理制度等案《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规定配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或者未按规定建立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的使用质量管理制度的;(二)未按规定由指定的部门或者人员统一采购医疗器械的;(三)购进、使用未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或者从未备案的经营企业购进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四)贮存医疗器械的场所、设施及条件与医疗器械品种、数量不相适应的,或者未按照贮存条件、医疗器械有效期限等要求对贮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的;(五)未按规定建立、执行医疗器械使用前质量检查制度的;(六)未按规定索取、保存医疗器械维护维修相关记录的;(七)未按规定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器械维护维修的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建立培训档案的;(八)未按规定对其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0元-30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3000元-70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7000元(不含)-1万元的罚款。109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违未按要求提供维护维修服务,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维护维修所必需的材料和信息案《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按要求提供维护维修服务,或者未按要求提供维护维修所必需的材料和信息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9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9500元-15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15500元(不含)-2万的罚款。110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维修服务机构等不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拒绝、隐瞒、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案《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和维修服务机构等不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拒绝、隐瞒、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并处罚款,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况,按照以下规则实施:(一)对具有减轻或从轻处罚情形的,但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的,不实施并处处罚;(二)对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但不具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情形的,实施并处处罚;(三)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处罚。省、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可以并处0-60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可以并处6000元-1.4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可以并处1.4万(不含)-2万元罚款。11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未按照要求及时向社会发布产品召回信息,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召回医疗器械的决定通知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未按照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改正措施或者重新召回医疗器械,未对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作详细记录或者未向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案《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按照要求及时向社会发布产品召回信息的;(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召回医疗器械的决定通知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或者告知使用者的;(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改正措施或者重新召回医疗器械的;(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对召回医疗器械的处理作详细记录或者未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0-0.9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0.9万-2.1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1万(不含)-3万元罚款。11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建立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拒绝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调查、未按照规定提交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医疗器械召回计划实施情况和总结评估报告、变更召回计划未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案《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建立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的;(二)拒绝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调查的;(三)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医疗器械召回计划实施情况和总结评估报告的;(四)变更召回计划,未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0-0.9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0.9万-2.1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1万(不含)-3万元罚款。11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其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可能为缺陷产品未按规定处置案《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5000元-12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12500元-22500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22500元(不含)-3万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处罚造成严重后果处罚责令停止销售、使用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并处22500元(不含)-3万元罚款,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114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拒绝配合有关医疗器械缺陷调查、拒绝协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案《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拒绝配合有关医疗器械缺陷调查、拒绝协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召回医疗器械的,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0-0.9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0.9万-2.1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1万(不含)-3万元罚款。115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未按照规定备案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1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0元-30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3000元-70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7000元(不含)-1万元的罚款。116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未按照要求展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照要求展示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编号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一)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未按照本办法要求展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的;(二)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照本办法要求展示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编号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6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6500-8500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8500元(不含)-1万元罚款。117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变更、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事项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未按规定要求设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一)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备案信息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变更的;(二)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的;(三)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备案事项发生变化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的;(四)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规定要求设置与其规模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五)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规定建立并执行质量管理制度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9500元(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9500元-15500元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5500元(不含)-2万的罚款。118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规定备案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0-0.9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0.9万-2.1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向社会公告,处2.1万(不含)-3万元罚款。119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条件发生变化不再满足规定要求、不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拒绝、隐瞒、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条件发生变化,不再满足规定要求的;(二)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拒绝、隐瞒、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数据的。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120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超出经营范围销售、医疗器械批发企业销售给不具有资质的经营企业或使用单位、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将非消费者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销售给消费者个人案《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超出经营范围销售的;(二)医疗器械批发企业销售给不具有资质的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的。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将非消费者自行使用的医疗器械销售给消费者个人的,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予以处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2.4万(不含)-3万的罚款。121无证生产或使用禁用原料生产化妆品等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或者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委托未取得相应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化妆品;(二)生产经营或者进口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三)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回收的化妆品或者原料生产化妆品。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3.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注册证,但相应的申请已被受理的;4.生产许可证、注册或备案有效期届满,仍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但相应的延续申请已被受理的(行政部门逾期不处理相应申请的情况除外)。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8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8万-1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被依法吊销或撤销生产许可证后继续生产的;4.在化妆品中使用禁用原料或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严重超出检出限的;5.在化妆品中使用禁用原料两种以上(含两种)的;6.初次被调查时,否认违法事实或拒绝、逃避、阻碍监督检查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不含)-3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3倍-3.6倍(不含)的罚款”、“3.6倍-4.4倍的罚款”、“4.4倍(不含)-5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122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料生产化妆品或拒不召回、停止生产、经营化妆品等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备案但未备案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或者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使用原料;(二)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三)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四)更改化妆品使用期限;(五)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或者经营变质、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六)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其实施召回后拒不召回,或者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后拒不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3.监督检查中发现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违反国家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中一般项目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4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收缴其经营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可以免除行政处罚。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2.2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9.5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2万-3.8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9.5倍-15.5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3.初次被调查时,否认违法事实或拒绝、逃避、阻碍监督检查的;4.限用物质严重超出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限量值的;5.同一种产品的同一项目因不合格被处罚后一年内再犯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3.8万(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3.8万(不含)-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5倍(不含)-2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10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倍-1.6倍(不含)的罚款”、“1.6倍-2.4倍的罚款”、“2.4倍(不含)-3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123经营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或未按照规定设质量安全负责人等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并可以没收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一)上市销售、经营或者进口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质量安全负责人;(三)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未对受托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四)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五)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化妆品。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1.6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5.1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6万-2.4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1倍-7.9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7.9倍(不含)-1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7.9倍(不含)-1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倍-1.3倍(不含)的罚款”、“1.3倍-1.7倍的罚款”、“1.7倍(不含)-2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124生产经营标签存在瑕疵但不影响质量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第二款生产经营的化妆品的标签存在瑕疵但不影响质量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免予处罚符合情形3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免予行政处罚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0-600元(不含)以下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600-1400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400(不含)-2000元以下罚款。125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产品销售记录制度或对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自查等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一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公布化妆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产品销售记录制度;(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四)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贮存、运输化妆品;(五)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监测、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或者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开展的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不予配合。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1.6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6万-2.4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产停业,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3万-3.6万元(不含)”、“3.6万-4.4万元”、“4.4万(不含)-5万元”三个裁量档。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万-1.6万(不含)的罚款”、“1.6万-2.4万的罚款”、“2.4万(不含)-3万的罚款”三个裁量档。126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申请化妆品行政许可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在申请化妆品行政许可时提供虚假资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的,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相关许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相关许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不含)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不含)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相关许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8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19.5倍(不含)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3.6倍(不含)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相关许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8万-12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9.5倍-25.5倍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6倍-4.4倍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不予行政许可,已经取得行政许可的,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撤销行政许可,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相关许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2万(不含)-1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25.5倍-30倍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4.4倍(不含)-5倍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127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或者转让化妆品许可证件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或者转让化妆品许可证件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原发证部门予以收缴或者吊销,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6.5万元(不含)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0倍-13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6.5万-8.5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3倍-17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8.5万元(不含)-10万元罚款;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7倍(不含)-20倍罚款。128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第一款备案时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不含)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1.6万元(不含)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3倍-5.1倍(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6万-2.4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1倍-7.9倍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7.9倍(不含)-10倍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取消备案,3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该项备案,没收违法所得和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已经生产、进口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4万(不含)-3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7.9倍(不含)-10倍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2倍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处罚到人,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倍-1.3倍(不含)的罚款”、“1.3倍-1.7倍的罚款”、“1.7倍(不含)-2倍的罚款”三个裁量档。129集中经营者未履行审查、检查、制止、报告等管理义务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展销会举办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审查、检查、制止、报告等管理义务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市、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处2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处2万-4.4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处4.4万-7.6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处7.6万(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业,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22万元(不含)”、“22万-38万元”、“38万(不含)-50万元”三个裁量档。130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履行实名登记、制止、报告、停止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管理义务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七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实名登记、制止、报告、停止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管理义务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规定给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不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核验、登记义务的;(二)不按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的;(三)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违法情形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或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四)不履行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保存义务的。法律、行政法规对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4.4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4.4万-7.6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7.6万(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22万元(不含)”、“22万-38万元”、“38万(不含)-50万元”三个裁量档。131境外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指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未协助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实施产品召回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境外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指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法人未协助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实施产品召回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万-4.4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4.4万-7.6万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7.6万(不含)-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处罚1.符合情形9的,应当按照“情节严重”处罚;2.符合情形10的,按照“情节严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5年内禁止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罚款,按照从轻、一般、从重划分为“10万-22万元(不含)”、“22万-38万元”、“38万(不含)-50万元”三个裁量档。132化妆品生产经营者、检验机构招用、聘用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或者不得从事化妆品检验工作的人员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或者检验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化妆品生产经营者、检验机构招用、聘用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或者不得从事化妆品检验工作的人员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或者检验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检验机构资质证书。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市、县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直。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检验机构资质证书。133化妆品备案人未按照规定更新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案《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人未按照本办法规定更新普通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信息的,由承担备案管理工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1.2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1.2万元-2.3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2.3万元(不含)-3万元以下罚款。134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未建立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价体系、未进行追踪研究、未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价案《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1.2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2万元-2.3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3万元(不含)-3万元以下罚款。135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或者需要变更许可证载明的事项,未按规定申请变更案《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十九条第一款,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发生变化,或者需要变更许可证载明的事项,未按规定申请变更的,由原发证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不含)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1.6万(不含)的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6万-2.4万的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4万(不含)-3万的罚款。136质量安全负责人、预留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未按规定报告案《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质量安全负责人、预留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未按规定报告的,由原发证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省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0-1500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1500-3500元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并处3500(不含)-5000元罚款。137展销会举办者未按要求向所在地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展销会基本信息案《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展销会举办者未按要求向所在地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展销会基本信息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不予处罚1.符合情形1的,应当依法不予处罚,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符合情形2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不予行政处罚县减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减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不含)以下罚款。从轻处罚1.符合情形5的,应当依法从轻处罚;2.符合情形6的,可以依法从轻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1.2万元(不含)罚款。一般处罚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从重处罚以外的其他应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2万元-2.3万元以下罚款。从重处罚1.符合情形7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2.符合情形8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2.3万元(不含)-3万元以下罚款。情形1: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1)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2)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4)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5)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6)依法应当不予行政处罚的其他情形。情形2: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情形3:有下列情形之一,初次违反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当事人已自行改正或者在药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予行政处罚:(1)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没有主观故意,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印制时存在瑕疵,不影响用药安全有效,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2)违反《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没有及时登记购销记录,但索证索票齐全、不影响追溯的;(3)违反《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4)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未按要求提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自查报告的;(5)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或销售记录制度,但票据齐全、不影响追溯的;(6)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生产经营的化妆品的标签存在瑕疵但不影响质量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情形4: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一般应当认定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规定的“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应当没收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但是,可以免除其他行政处罚:(一)进货渠道合法,提供的供货单位生产许可证或者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供货单位销售人员授权委托书、产品注册或者备案信息、产品合格证明、销售票据等证明真实合法;(二)产品采购与收货记录、入库检查验收记录真实完整;(三)产品的储存、养护、销售、使用、出库复核、运输未违反有关规定且有真实完整的记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同时具备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一般应当认定为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七条规定的“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经营、使用的医疗器械为下列医疗器械,并能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收缴其经营、使用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医疗器械,可以免除行政处罚:(一)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二)经营未经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三)经营、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的;(四)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的。化妆品经营者同时具备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一般应当认定为符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的“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采购的化妆品是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收缴其经营的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可以免除行政处罚。情形5: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违法行为的;(4)主动供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尚未掌握的违法行为的;(5)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揭发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领域其他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提供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领域其他重大违法行为的关键线索或者证据,并经查证属实的;(6)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6: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2)积极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并主动提供证据材料的;(3)涉案产品尚未销售或者使用的;(4)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社会危害后果较小的;(5)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6)当事人因残疾或者重大疾病等原因生活确有困难的;(7)初次违法,但不符合首违不罚规定的;(8)当事人发现违法后主动报告,或者主动中止违法行为的;(9)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处罚的;(10)其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1)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冒充其他药品,或者以其他药品冒充上述药品的;(2)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以孕产妇、儿童、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3)生产、销售、使用的生物制品、注射剂药品属于假药、劣药的;(4)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造成人身伤害后果的;(5)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经处理后再犯;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经注册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经处理后三年内再犯的;(6)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期,生产、销售、使用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药品系假药、劣药,或者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器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7)因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受过刑事处罚的;(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行政处罚情形。情形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重处罚:(1)药品有效成份含量不符合规定,足以影响疗效的,或者药品检验无菌、热原(如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降压物质不符合规定的;涉案医疗器械属于植入类医疗器械的;(2)生产、销售、使用的急救药品属于假药、劣药的;(3)涉案产品主要使用对象为孕产妇、儿童或者其他特定人群的;(4)生产经营未经注册或者备案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或者未经许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涉案产品风险性高的;(5)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6)明知属于违法产品仍销售、使用的;(7)一年内因同一性质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8)违法行为持续六个月以上或者在两年内实施违法行为三次以上的;(9)拒绝、逃避监督检查,伪造、销毁、隐匿有关证据材料,或者擅自动用查封、扣押、先行登记保存物品,或者以擅自启封、使用、改动、毁损、变卖等方式动用被查封场所的;(10)阻碍或者拒不配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对行政执法人员、举报人、证人、鉴定人打击报复的;(11)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停止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12)违法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后果的;(13)其他可以从重行政处罚的。情形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两品一械”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情节严重”处罚:(1)药品生产中非法添加药物成份或者违法使用原料、辅料,造成严重后果的;(2)医疗器械生产中非法添加药物成份或者非法添加已明确禁止添加的成份,造成严重后果的;(3)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发现其生产、销售、使用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不履行通知、告知、召回、停止销售、报告等法定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4)生产、经营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从非法渠道购进不合格产品或原料,或者生产、销售已禁止销售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5)故意隐瞒问题产品来源或者流向,导致无法追溯,造成严重后果的;(6)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药品、医疗器械许可或者备案,社会影响恶劣或者造成人身伤害后果的;(7)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生产、销售专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药品、医疗器械不符合安全性、有效性强制标准的,或者违反相关管理规定实施违法行为且直接影响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8)因涉案行为构成犯罪被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9)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人身伤害、重大财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严重后果的; (10)其他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情形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1)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或者在儿童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2)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真实情况;(3)拒绝、逃避监督检查;(4)因化妆品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后1年内又实施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或者因违反化妆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后又实施化妆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基准中的法律法规规章版本:一、药品1.《药品管理法》2019年2.《疫苗管理法》2019年3.《中医药法》2016年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5.《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6.《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3年7.《血液制品管理条例》2016年8.《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16年9.《反兴奋剂条例》2018年10.《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2018年11.《中药品种保护条例》2018年12.《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3.《进口药材管理办法》2019年14.《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2010年15.《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10年16.《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17年17.《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18.《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5年19.《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2022年二、医疗器械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2018年3.《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2021年4.《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2021年5.《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2年6.《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2022年7.《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15年8.《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2017年9.《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2017年三、化妆品1.《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2020年2.《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2020年3.《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2021年

    政策公告 黑龙江省
  • 关于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草案(第18批17个品种)的公示

    根据《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定工作程序及申报资料要求(试行)》与《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我局完成了第18批17个品种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草案的审评工作,详见附件。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现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若有异议,请及时来函反馈,并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相关单位来函需加盖公章,个人来函需本人签名,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公示期30天。联系人:蒲婧哲、徐静联系电话:0551-63358119、62999283电子邮箱:pujingzhe@163.com通信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15号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药室附件: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第18批17个品种)公示稿.zip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29日附件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第18批17个品种)公示稿目录序号名称序号名称1地耳草配方颗粒10生石膏配方颗粒2大豆黄卷配方颗粒11山枝仁(皱叶海桐)配方颗粒3百蕊草(百蕊草)配方颗粒12麦芽配方颗粒4白土苓(短柱肖菝葜)配方颗粒13龙胆草配方颗粒5竹叶柴胡(竹叶柴胡)配方颗粒14枯矾配方颗粒6盐韭菜子配方颗粒15黑豆配方颗粒7煨木香配方颗粒16狗脊配方颗粒8煨粉葛配方颗粒17蜂房(日本长脚胡蜂)配方颗粒9水飞蓟配方颗粒相关推荐CIO提供以下相关文库下载、合规服务以及线上培训课程学习。

    政策公告 安徽省
在线咨询
回到顶部